五月当五是端午,家家户户扫房屋,雄黄生烟熏五毒,五毒不敢找上府。
五月当五是端阳,家家户户包粽忙,门厅悬艾香满堂,百索系在胳膊上。
挂红线,戴香袋,香袋里面有香艾。
包粽子,洒白糖,粽叶里面裹五粮。
吃糖包,吃五黄,幸福生活万年长。
杏儿黄,麦儿黄,处处端阳处处祥。
故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其他地方一样。我想大抵全国各地的风俗都是大同小异,所谓的特色也是带有地方鲜明文化特征的节目罢了。在端午日临近的时候,乡里人都下地去割艾草,扎成捆带回去晾干以备端午日用。如果是住在城镇里那就省事多了,直接从街道边的小贩那买上几捆就行了。乡里人喜欢自己种艾草,种的多了也是不介意卖掉换着钱的,不过他们似乎更乐意免费送给亲戚邻里。
端午日前两三天,各家都准备着包粽子。糯米,红枣,葡萄干…都是用来包粽子的材料,后来又有人创新,包了肉粽子,夹心粽子。我记得小时候粽叶是用长在池塘边的大叶芦苇的叶子,这样做出来的粽子有一股清香。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买粽叶了。端午日前一天晚上乡里人就开始忙碌着煮粽子。一定要是冷水下锅,然后点火慢慢煮,这样煮出来的粽子才软糯可口,掀开锅盖,粽香一下子就弥漫了整个灶间。馋嘴的孩子总会在这时跑到灶台边想吃一个,这可不行,新出来的粽子是要先拿来敬神哩,只有敬祖和敬灶之后才轮到这些小馋猫。我最喜欢吃用芦苇叶子包的糯米红枣和葡萄干的粽子。有的地方也是要包一些小粽子,煮熟了之后要放在门框,窗框上,喂鸟。据传是因为担心鸟没有食物而去啄食屈夫子的遗体。这和一些地区要抛粽子入河喂鱼,防止鱼虾吃夫子的遗体是一样的。
端午日当天,人们把晾干的艾草,分成小梱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辟邪祛毒。手巧的女人会缝制一些香袋,香袋里装的是艾草,朱砂,雄黄和香料。用红绳系上,给孩子挂在脖子上。我们那里时兴这个,孩子们挂上香袋兴奋地出去玩,见到伙伴就要比比谁的更漂亮,谁的更香。熏五毒。点一把艾草,不要有明火,就那样让它慢慢(“火区”音同藕),白烟升腾,人拿着它绕住宅走一圈,再绕灶台一圈,熏走五毒。饮雄黄酒。就是喝下肚啊!不过我们也要用雄黄酒抹七窍和肚脐眼儿,听我奶奶说这样做是为了防止虫子飞进去,不过我更愿意相信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五毒通过七窍侵入体内,我觉得这样解释和习俗里的一些内容更契合,不过我也是瞎猜的。我有听说有些地区端午日要用艾草水洗脸和手足,说是这样做驱蚊虫,那为什么不索性洗个澡呢?我的家乡并没有特别讲究端午日一定要吃“五红”或者“五黄”,所以当我看到汪老说他的家乡端午要吃“十二红”的时候,我是十分诧异的,去哪能找这么多红色的菜啊?偏偏汪老还记不起菜名了,真让人遗憾。我们早上要吃煮的大蒜和鸡蛋,鸭蛋的!这三样放到一锅煮,煮的时候要放些艾草进去。一般都是大锅煮,小锅里烙油馍,嗯,端午日也是要吃油馍的。油馍好吃,从小到大我都没有吃腻。鸭蛋是用盐腌过的,时间不久就不是太咸,只有淡淡的咸味刚好可以祛除鸭蛋的腥味。下蛋的鸭子(家乡称:老扁,扁嘴子)是自家养的白鸭,我的家乡不是水乡,鸭子只能在村子边上的池塘里游泳了,不过我们还是会去池塘里捞螺丝(田螺)砸碎外壳喂它,这样鸭子下的蛋是红心的,腌出来油多,吃着香。
家乡过端午还要吃糖包子(别的地方叫糖三角)。把发面揪成拳头大小的面团,洒上一层面粉,直接按成厚面片,用勺子挖一勺红糖放在面片正中,再把面片折成三角形捏紧就可以上锅蒸了,蒸出来的糖包子暄和,有酵母的香味,轻轻掰开一角,糖稀就流出来,空气也是甜的。吃糖包子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不能直接咬,不然糖稀是要喷出来哩,这一点倒有点像灌汤包了。关于为什么要吃糖包子,我不知道,小时候只想着吃了,也没有问家长为什么要这样,现在也无从问起。不过我认为糖包子是粽子的一种替代品(家乡的粽子也是包成三角形,和糖包子外形相似或者说糖包子的外形和粽子相似),因为我的家乡并不产大米,我们那边主要种麦子,以面食为主,这样的话米就比面要金贵。大概是在以前的时候,人们吃不到米,所以只能用面包糖做成粽子的样子来替代。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倒挺钦佩发明糖包子的人的,他坚守了传统又发展了传统。这一点倒和继承传统的“守”和“破”的思想不谋而合。
作者:李聿安
写有感情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