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的时候期待着初中,那样就可以去镇上读书,可以骑着自行车去镇上玩;读初中的时候期待着高中,那样就可以去市里面读书,可以和小伙伴们住在一起;读高中的时候期待着大学,那样就可以去别的城市,可以有更多的自由空间;读大学的时候又期待着毕业,那样就可以选择自己想去的地方,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工作了七八年之后,慢慢发觉自己没有了期待。房子已经有了,不再像刚开始那个时候那样渴望能够拥有自己的一个家;车子也已经有了,也不再像当初那样渴望能够自由出行。在被现实一次次打击之后,渐渐地发现很多雄心壮志已经变得不切实际。所以也不会再去奢望换成多么豪华的大别墅,也不会奢望多么高档的轿车。就算是真的哪天奇迹般地拥有了这些,我想也还会陷入当下这样一个困惑。
过往的生活仿佛是在游戏里面打怪一样,打完一个升一级。而且不管是别人也好,自己也好,很清楚地知道下一级要打什么怪,会升到那一级。所以从来都没有去考虑过接下来要干什么的问题,而且自己也对接下来的那一级充满期待。
然而不幸的是,在进入现在这个阶段这么久之后,我还是摸不清接下来要做什么。其实具体的任务我是清楚的,接下来需要抚养小孩长大,需要赡养老人生活,于我则是要努力工作,争取升职加薪。等到小孩长大之后,他步入了社会,有了自己生活的能力,那我也就可以退休了。然后就是努力保养自己的身体,有可能还要跟老婆一起帮忙带小孩的小孩。
放牛娃的故事被很多人拿来嘲笑,嘲笑放牛娃的无知。我们鄙视放牛娃的人生只不过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陷入一种死循环中。我们自己的生活有何尝不是如此呢,只不过我们的循环更长一些罢了。
很喜欢《阿甘正传》里面那句“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学生时代的我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态来看待人生的,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是什么的人,会经历什么样的爱情,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一切的一切都想一个解不开的迷一样那么让人神往。可但是,人生过了三分之一,生活的画卷在我眼前逐渐铺开的时候,才发现未来已经不像以前想象的那样模糊不清了。未来变得清晰,变得我都不需要费力去思考就可以预见到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最最要命的就是,生活不像读书考试,你只要付出了努力,很快就可以看到努力的成果,而且也一定能见到成果。生活中很多时候你再怎么努力,都未必能有成果,就算有成果也未必会那么快,也许在成果初见端倪之前,你就已经放弃努力了;也许当成果出现的时候,已经时过境迁,没有了当时的心境,丧失了享受成果的乐趣。
我很不喜欢可以预见的未来,不喜欢被规划好的人生。因此,我向来不习惯给目标定计划,一旦定了计划,就觉得自己的未来被固定死了,失去了未知的可能性。当我意识到我未来的人生已经可以被我自己预见到的时候,一种沮丧的情绪油然而生,失去了未知的乐趣之后,瞬间觉得人生变得无趣。
在《西部世界》里面的机器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线,每个机器人都是人类的玩偶,他们的未来是什么样的,甚至到每天需要做些什么事情,都被人类规划好了。突然发现我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像那些机器人一样,虽然没有一个神来给我规划好,但我们又如何能够超越现有的认知和思维模式。我们在有限的认知下接受着这个世界的安排,采用既定的思维模式来决定我们的行为。
我的生活真的是我的吗?表面上看我每天的行动都是由我自己决定的。但细想之后,却令人不寒而栗,难道真的是由我自己控制的吗?我能选择明天不去上班吗?不能,因为我没有不上班的理由,而上班的理由却有很多。我能选择把现在的房子卖了,换一套更大空气更好的郊区别墅吗?不能,因为这里上班方便,而且还要考虑小孩上学的问题。我能选择去海外工作,体验异国生活吗?不能,因为父母年事已高,需要我时常回去看看。可见,我的生活已经到了别无选择的余地。可能对很多人来说,这种别无选择已经是一种很不错的生活了,我所拥有的今天甚至是很多人正在拼搏努力所渴望拥有的明天。
即使是这样,那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