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界限与维特根斯坦

我在读维特根斯坦的传记,跟我的ai交流,他问: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你怎么看?

我的答案:说得好,现在有些别有用心之人发明出一些语言,用来控制人的认知。比如“剩女”、“躺平”……这些词是他们造的词,原本汉语里并不存在。很多时候我们被这些词牵着鼻子走,都忘了去思考词本身的意义。现在某个视频网站的“躺平博主”都被封了,前提是他们默认了“躺平”这个词是合理的。其实是不合理的,无论是否上班,都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已。词是工具,要看清,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更不能认同他人发明的词语,要创造一套自己的“语言”。这就是维特根斯坦对当今社会的价值。

读维特根斯坦的传记,很能共鸣。比起梭罗,我更像维特根斯坦。比如,有人跟维特根斯坦说,让他交许多朋友,他回答:我觉得很明显你正在变得缺乏思考和愚蠢。你怎么能想像我可能有“许多朋友”?又有一段说别人眼中的他:“在我记忆里他是个谜一般的、不爱交流的、也许相当消沉的人,他喜欢自己房间里的折叠躺椅胜于一切应酬。”我也是这样的人,没有朋友,而且从不应酬。

维特根斯坦向摩根承认自己信仰上帝,但他的信仰并非采取认同任一具体学说之真的形式,而是采纳了一种对待生活的宗教态度。他曾这样向德鲁利表述这一点:“我不是一个信教的人,但我禁不住从宗教的角度看待每一个问题。”这点我也很认同。他虽然没表示支持马克思主义,却是一个按此方式生活的人,也很有意思。

他在将自己的记录出版时,写道:我今把这些札记公诸于世,心存疑虑。尽管这本书相当简陋,而这个时代又黑暗不祥,但这本书竟有幸为二三子的心智投下一道光亮,也不是不可能的,当然,这种可能性委实不大。假如我打算写书,也是同样的想法。只是在这个时代,我甚至不敢也难以写一句真话。

战后岁月里他的笔记本上写道,一幅闯入他脑海的画面,是我们的文明“宛如廉价地裹在玻璃纸里,隔离于一切伟大的事物,隔离于上帝”。他感到,房子、汽车和我们环境里的其他外部标志“把人与其来源分隔开,与崇高和永恒的东西分隔开,等等”。仿佛是受了我们工业时代的外部标志的窒息,生活本身走到了头。这没错,人被车房和各种外在的东西控制,反而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生活。

罗素后来评论说,维特根斯坦喜欢神秘主义,因为神秘主义的力量让他停止思考,罗素也嘲讽说维特根斯坦采取了一种使严肃的思考不必要的学说;如果我们把“严肃的思考”等同于建构一种真理论的企图,那么罗素的话就靠谱多了。我也喜欢神秘主义,而中国诗歌网甚至不能过审神秘主义的诗歌。我同样无法停止思考,会不断地思考某些东西。昨天的结论,今天便会推翻,导致我无法写出一本书来。

维特根斯坦厌恶大学,即使是人人向往的剑桥大学。我也一样,即使是北大清华,必然也有它的问题。维特根斯坦写道:我反感这地方的一切。人们的呆板、造作和自满。大学的气氛令我作呕。我也认为,假如一个地方想要隐藏它的缺陷,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人们认为它很难进去,需要很高的分数才能进去,而对它盲目崇拜、趋之若鹜。实际上,就算是名校,也同样有它的问题,里面的老师未必比普通学校负责。

社会的价值观创造了一些幻象,比如名校就一定适合所有人,值得为它们趋之若鹜孜孜以求,不惜付出各种代价。而那些所谓的名校躺在光环下,享受着人们的幻想带来的某些荣光。

传记里有这样一段,截取一下:

除了远离剑桥,住在瑞德克洛斯的主要吸引力是维克洛郡乡间的美景。冬季是温和的,维特根斯坦几乎每天都可散步。“这儿一点也不像威尔士海岸,”他写信给里斯,“但色彩是最美妙的,色彩弥补了一切不足。”他写给姐姐海伦娜:

如果色彩不是常常如此美妙,这儿的乡间不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我认为这肯定与空气有关,因为不仅是草地,还有天空、海和甚至一切棕色的东西全都很棒——我在这儿比在剑桥感觉好多了。

在瑞德克洛斯散步时他随身带着笔记本,经常在室外工作。金斯顿家的一个邻居常看见维特根斯坦外出作钟爱的散步,他记道,一次自己路过,看见维特根斯坦坐在一道沟渠里发狂地写着,对周围的一切浑然不觉。这大概是维特根斯坦对德鲁利说过的那种情形中的一次:想法来得如此迅速,他感到仿佛有什么在引导着自己的笔。不过,他谨慎地不给予这种灵感情绪过多重要性:

在一封(我想是写给歌德的)信里,席勒写到一种“诗的情绪”。我觉得我知道他的意思,我相信我自己对之很熟悉。这是一种接纳自然的情绪,在这种情绪中,人的思想似乎和自然本身一样活跃。但奇怪的是席勒没有写出更好的东西(或我觉得是这样),所以我不是很确信我在这种情绪中写出的东西真有什么价值。也许是这样,在那种时候赋予我思想光泽的,是一道自上而来照耀它们的光。它们自身不发光。

这我对段强烈共鸣,我和他有一模一样的感觉。曾经发表的作品,与其说是我写的,倒不如说是“自上而来照耀它们的光”使得这些作品被创作出来的。

维特根斯坦的传记还未读完,我已经非常喜欢这个人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