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投射。
这就是以前,前到你婴儿甚至胎儿的时候受到的感情伤,没有正常途径发泄也无法消化,而后遇上一个差不多的情景,那个人成了替死鬼。
投射在现代很常听和见,比起以往的心理学名次,这个似乎经常拿到文学作品上用,甚至日常。像“抑郁”“精神分裂”“偏执狂”“强迫症”这些,都快被玩坏了。
什么是投射。你事后冷静下来自己问自己也觉得那件事那团脾气不应该发,百思不得其解反应会有那么大。
说中了的就是对人有投射。
投射这个词如果要编故事,绝对只能是悲剧。你想啊,别人好端端被你戳要害,肯定会反击。这里的反击可能是戳回去也可能是忍。而戳回去的是外伤;忍进去的是内伤,一个急性一个慢性,最后都要烂掉。
非要标题党说有了宝宝后吗,不是,是有了以后最明显。宝宝最纯净,ta能引发所有投射。
举例子。你有过这样的瞬间吗?强烈吗?
ta什么都不懂,刚换尿布又拉了,我很累。
我不会哄,他根本不听我的话,我也不知道ta要什么。
ta怎么老是哭,吃饱睡好怎么还是哭。
ta怎么一放下来就醒,怎么别人的都是天使宝宝。
有人能帮帮我吗,上个厕所都无法脱身,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自由,心情一点都好不起来快要窒息。
ta什么时候才能乖些,不要乱跑乱玩火,好说歹说都不听,真想打ta一顿
没有办法,我也不想大声吼,我打ta自己更难受,我们一起哭,可是我控制不住。
这就是我的另一半吗,为什么他是这样的不理解我,他完全不帮忙,他像个孩子似的要照顾;这就是我的另一半吗,一点也不温柔善良,她不懂当妈妈,一点也教不好孩子,从来都不关心我工作的疲惫。
这就是我的另一半吗,跟从前判若两人。我们有太多分歧了,真是不想说话。
……
只要是在育儿过程中有莫名的愤怒、委屈、无助,都极有可能是典型的投射。
这也是最好的疗愈时机。
每当对你的孩子或伴侣有情绪时,首先是让它出来。不是一定是通过发脾气吵架,当如果当下正在吵架,就继续。并告知对方,对不起,我突然有很大的情绪发出来了,不是你本人有什么错,我需要让它出来,这样才舒服,它才会走。
此时,伴侣会安静下来,会理解你的。宝宝不一定能马上安静,但能接收到你道歉的诚意,这样你就不会给孩子带来创伤。
说完尽量让自己放松,找个地方坐下来,深呼吸,想要哭就哭着深呼吸。注意力放在左右肩膀。对的,你现在都可以试试做,人畜无害。
呼吸,注意肩膀放松。
用力呼吸,注意肩膀放松。
继续做,直到你可以放松下来,那团情绪消退了。
如果可以,想想看,你有什么经历,或是想想你刚刚发脾气的时候的样子,ta像你认识的谁?那个谁ta怎么了?那件事是什么,你脑子里看到听到什么……
想想看,想起来了告诉自己,已经过去。现在的伴侣和孩子是无辜的,不要加在他们身上。让这件事流过脑海,让这个情绪出来,让后跟它说句再见。
就这样简单。
如果硬是要说什么科学理论,我是理解为能量守恒。世界上只有100的能量,你不发脾气释放10,就没有人要被虐吸收10。这还是好的情况,否则ta又要找下一个人吸收这个“10”,没完没了永无宁日。
事实上生活也是靠释放和吸收在转动,发生在小情侣身上叫耍花枪;发生在夫妻身上是床头打架床尾和;发生在育儿上叫管教或虐儿;发生在朋友上叫不打不相识或友尽……
世上没有百分百纯的物质,也无不投射,可以去提升的是自己投射的觉察力和控制力。时尚的叫法是EQ高,体现在自己身上是一种修炼,是一种对自己心理健康的负责。
多多觉察自己,了解自己,提升自己,久而久之会有一片宁静在心。一片就算吵架也觉得有乐趣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