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沉,喧嚣的街道渐渐恢复了宁静,初秋的凉风带走了夏日的最后一抹燥热。灯下,依然是我“奋笔疾书”的身影。书桌上散放着一些材料,电脑里存储着若干文档,它们都在静候我的加工——翻译。
喜欢在这样的夜,与文字会合,与翻译共舞。翻译,如同裁取一件漂亮的华服,披在文字的身上,使得它们仿若顿时变了身份,换了容颜。无数个这样的夜晚,我从事着这样的工作,乐而不疲。
有点累了,起身推窗而望,一轮皓月悬空,月色的清辉倾泻一地,一种莫名的感动侵袭全身。几年的灯下生涯,苦中作乐,坚持不懈,是什么支撑起我笔耕不辍的身影?蓦然回首,那是翻译。
如同一座灯塔,在茫茫大海中,给在外漂泊的航船以希望;如同点点星辰,在无边的暗夜,给夜行的人以无尽的慰藉;如同一股暖流,在这凉意袭人的初秋,缓缓流过人的心田……
毕业之后,从事的是文字工作,也经常接触汉英两种语言的转换,翻译自此成为我工作的重要部分。几年下来,翻译了数十万的文字,渐渐有了一些积累和经验,手中的“笔”也变得灵活一些了,自己也慢慢喜欢上了翻译。
但翻译得越多,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刚开始在工作中,接触大量翻译的时候,总觉得有点苦不堪言,诚如斯言,“像戴着镣铐在跳舞”。中英两种语言的自由转换谈何容易,尤其在汉译英的时候,囿于词汇或者句式的匮乏,总觉得欠了些火候,总觉得应该有更趋于母语的翻译方法。这种情况下,虽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那时我便深深地感慨于学海无涯。
翻译就是这样,总是在人困顿的时候,给人以警醒;总是在人停滞不前的时候,催人奋进。她告诉我,学无止境。
慢慢地,在翻译了几十万字之后,在不断的阅读、学习、比较之后,始而觉得摸到一些门道了。在翻译的时候,自然能从大脑的储存中选择较优的翻译方式,而翻译也不似起初那么痛苦了。虽然尚未臻于佳境,但比起以前也算是小有进步了。
其实,对于翻译,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一“心”字考量的就是自己大脑中的存储量。如若对于各种词汇、句式、文体、题材等了然于心,翻译的时候信手拈来想必也不在话下。
诚如王国维的“境界说”,翻译也莫不如此。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凡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翻译也会经历这样的阶段,从一开始的困顿茫然,到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再到渐入佳境。其实就是一段“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过程。
修学之道难免劳心耗神,也难免衣带渐宽人憔悴,可是稍稍驻足,蓦然回首,翻译的灯塔依旧在,于是,所有的困苦便不足挂齿了。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精神抖擞,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不断前行。我愿与翻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