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好累!这段关系,让我几近抑郁,似乎总有什么郁结于心,让我不得开心颜。
如果真的只剩下不开心,自然无需继续。但想到他,还是会有莫名的心疼与不舍。
毋庸置疑,他是一个好人,但也仅此而已。他并不是一个好老公,至少对我来说不是。也许,这是组合家庭的通病吧。
我想我对他是没有要求的,但实际心底还是有期待。所以,会越来越计较。
最初时,回农村老家带回土鸡土蛋或其他农产品,会送多半给他,而且在选择时,多考虑他家的喜好,返程无论多晚都会先送去株洲,再回长沙。现在我不再从农村带东西回来,带了也不会特意送去他家。我并没有土产品情结,也分辨不出口味的差别。我不愿再耗神耗力耗钱,是因为我的付出并无回报。他经常从株洲乡下买猪肉,却从来不会分一份到我家,只会送一大半给他姐。现在他外甥女成了家,又需要多备一份。
他和朋友同事出去,从来都是开他的车。可上次我们一起回老家,他提出开我的车。他对我远没有对朋友同事大方。我也曾想,也许因为我是家人,他在我面前放松些,无需带上面纱。可我终究还是不悦。我并非他真正的家人。
人得自私才能活得好。我过于体谅他的难处,心疼他压力大,所以换来他的忽略。相反,他母亲从不过问他的经济状况,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事事都会满足她。
在一起三年多,他没给我买过一件首饰,只在第一年给我买了几件衣服。我们经济完全分开,人情也是你来我往,他来我家多少,我去他家多少。也许,这与家庭教育相关。他来我家,我母亲从不让他买东西,两人在一起,我母亲一定会坚持自己付钱。他妈不同。最初她待我热情些,因为我会买些水果上门。陪她买菜,还有一次陪她吊水,我付款,她认为理所当然,仿佛这是我欠她的。
以前,情人节或七夕或5.20,在我的提醒下,他会给我发个红包表示。虽然不大,但终究是心意。今年,我主动要求,他也不肯发了。他外甥女结婚,他去了个22888元的红包,却仍然要求我单独去一个。在他心里,我和他并非一体。我找出我搬家时的账单,把他姐的人情还了给他外甥女。从此,我们之间再不相欠。
回去和母亲提起这场婚礼,我压根不敢说我单独去了红包。和朋友聊到这事,朋友很诧异地说,让你另外打红包可以啊,从他的红包里匀一部分给你单独打一个就是,你还自己掏钱?
男人在乎女人时,才会愿意为女人花钱吧。其实我知道,他这些行为,已经是典型的抠门了。他的小气,也只有我能体会。在外人面前,他一向是大方的人设。
我知道我不应该去计较这些,但生活中,就是这些鸡毛琐事影响着人的心情,由不得你不计较。所谓的一地鸡毛,大抵就是这样吧。
其实,每个人都是计较的。不计较,是因为有其他积极的情绪让这些鸡毛变得不被在意。但我没有。我感觉不到我在这个家的存在。我像空气!承认这点,让我非常有挫败感。但事实的确如此。因为感觉不到关爱和重视,所以我的关注点就只剩下钱了。
幸好我一向不擅长更不习惯做家务,否则,我会多另外一个身份--免费保姆。我相信,即便我做得再多,对这个家来说,都只会是理所当然。我还是做回真实的自己吧。我在家里,可是妈妈掌心里的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必要勉强自己委屈求全,为根本不在意自己的人。他,也终究不是那个能呵护我的人。
他不愿和我登记,不愿办一场结婚宴。我并不在意这些形式,甚至认为这些形式对我们彼此都只是束缚,但我在乎这些形式后面的承诺,这是一个男人对女人的承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能够让女人放心将自己托付给对方,终身不离不弃。我终究是奢望太多了!
我想,他也是失望的吧。他曾经说,我们目前的相处背离了他的初衷。我记得他的初衷。第一次去他家,他就说,他的家需要一个女主人。看着那两个羸弱的老人,和一个与他相处不太融洽的青春期男孩,我当时就想当这个女主人,帮他打理好这个家。于是我克服赖床的习惯,和他一起清早起床买菜;我在他母亲的指导下,学做饭菜;我给他读高中的儿子写了一封很长的信,旨在让他儿子明白父亲对他的爱,缓和双方的关系。可惜我的努力注定徒劳。信被他母亲扣下,说怕影响他儿子的学习。学做饭菜,其实只是掌下勺而已,放多少盐多少油是否放辣椒,完全按照他母亲的口味和习惯。不大的厨房挤了我和他、他妈,我觉得我完全没必要凑这份热闹。于是我明白,这个家并不缺女主人,而且也不可能容纳另一个女主人。
记得初交往时他有一句话令我很是感动和向往。他说他父母这么多年来一直相依相偎不离不弃。从小见惯了父母的争吵,我特别渴望这样的相处。可真正置身其中,每天听着他母亲对他父亲的嫌弃辱骂,那锋利尖锐的言语让我无法入耳时,我才明白,是他父亲的迟钝与忍让,造就了这份不离不弃。那个矮小瘦弱步履蹒跚却跟在妻子身边忙碌的身影,是这个家庭唯一的温暖。他的温良,大抵是遗传自他的父亲吧。如果我们老了,他能像他父亲一样,时时守护在我身边,我一定会觉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