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9 日福建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的召开,为全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锚定了实践坐标。“一步一个脚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付之于行动、见之于成效”,这不仅是会议强调的关键要求,更是新时代新福建建设的根本方法论。在 “十四五” 收官与 “十五五” 谋划的关键节点,唯有将顶层设计转化为具体实践,方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书写奋勇争先的福建答卷。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筑牢政治忠诚是落实决策的根本前提。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为 “十五五” 时期发展提供了总遵循,而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 “四个更大” 的殷切嘱托,则为地方实践指明了方向。落实决策部署,首先要深化理论武装,通过 “第一议题” 制度常态化学习、创新载体精准宣讲,将全会精神与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贯通领会,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把政治认同转化为行动自觉。福建发展的实践早已证明,只有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才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从 4.37 万亿元到即将跨越 6 万亿元的跃升,这种思想与行动的统一,正是落实党中央决策的核心密码。
对标对表抓落实,找准结合点是转化成效的关键路径。党中央部署的 “十五五” 战略任务,需要与福建实际深度融合才能落地生根。在科技创新领域,应紧扣全会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要求,深化 “四链” 融合机制,依托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让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在改革开放领域,需立足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优势,将全会 “扩大高水平开放” 部署转化为具体举措;在民生领域,要对照 “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目标,把民生保障、安全生产等当前重点工作抓实抓细。省委提出的 “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 行动,正是这种结合的生动实践,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央决策在八闽大地精准落地。
作风建设是保障,健全落实机制是持久见效的重要支撑。把决策部署化为成效,离不开过硬作风与制度保障。要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加大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力度,让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完善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像省委梳理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那样,对全会《建议》明确的任务制定 “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形成一级抓一级的落实链条;同时以正确用人导向激励担当,通过健全考评机制让实干者有舞台,推动干部把对总书记的爱戴之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从谷文昌精神到廖俊波事迹,福建优良作风的传承,正是落实决策、久久为功的精神底色。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福建正迎来新的历史机遇。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以 “钉钉子” 精神步步推进,把 “十五五” 规划谋划好、把四季度任务落实好、把民生实事办扎实,才能让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福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用实干绘就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