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瞒你说,我是一个对食物没有抵抗力的人。症状为只要有食物摆在面前,我就想把它们吃掉,不顾及胃已经很难受了。因此我不敢囤吃的,囤也囤不住。
为什么开吃就停不下来呢?一方面是贪嘴上的过瘾,再一方面是不想剩下的固疾。好吧,主要是贪嘴。
为了不让自己多吃,在学校的食堂的时候我让盛饭的阿姨给我少盛点;买了吃的我会分给别人一些……然而,在吃自助餐上,我是彻底败了。
自助餐的存在简直是我的克星。那么多好吃的,我花了那么多钱,当然要吃回来了啊。可事实上,钱已经花出去,收不回来了,这是一项沉默成本。吃得舒服,我赚到了体验;吃到难受,反而伤了自己,得不偿失。
我知道我应该怎样,却输在了我想怎样,凡人是多么的不理性啊!除了难以拒绝食物,我们“脸皮薄”的人很难说不,很难发起拒绝——就从一顿自助餐说起吧。
周五晚,同事请大家吃自助烤肉。一个女同事要照顾儿子,拒绝了邀请,早早下班了。我心里很佩服她,换作是我,可能难以启齿吧(也许有了家庭就不一样了)。吃自助的时候,吃到中间,我已经很饱了。最后收场,为了少浪费点,我还是吃到撑,差点是扶墙出的状态了。
在各自回家的路上,其他人都需要坐地铁回家。我其实只要坐公交就很方便了,但是经不住同事的劝,也为了跟大家一致,我跟着坐了地铁,放弃了便宜又快捷的回家方式。
周末,我吃过午饭,又抓起了一兜饼干,不知道吃了多少块,直到看完了一集电视剧。每吃完一块,我心里会挣扎一下,然后还是又拿起一块,放进嘴里,如此循环……
以上的几件小事可以归为关于拒绝的两种情况:拒绝他人,拒绝诱惑。
由于人类自古以来就是群居动物,离群索居是很危险的事,我们遗传了要“合群”的基因,保留至今。“合群”意味着趋同,而拒绝意味着不同,所以拒绝是难以做到的。
如今,其他物种对于我们的威胁已经不存在了。人们之间的协作形式也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每个人也趋向于拥有一定的私人空间。事实上,适当的拒绝他人不会带来危险,而且捍卫了个人时间安排。
再来说诱惑。生活越丰富多彩,我们面对的诱惑就越多;相反,也一样。诱惑常在,无处可逃。顺境时,你想得到更好的,想享受生活;逆境时,更有可能受到短期利益的诱惑,急切渴望改变现状。我不开心的时候尤其想吃东西,来转移注意力,缓解心情。
拒绝他人,拒绝诱惑说到底是对抗自己的不理性。我们容易屈从于感官感受,我们的理性太弱小。
变得理性,首先要知道理性的选择是什么;其次是慢下来,说服不理性,做出理性的行为。久而久之,养成习惯,我们的不理性会减少,而理性行为也会变成条件反射,不需要与感性对抗。换言之,我们的感性也很理性。这是一个自我检验,改正,习惯的良性循环。
现在,我还是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少吃点少吃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