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不可取
来到这个世上,每个人都不容易,没有谁能够轻轻松松、随心所欲的过完这一生,就算再没有什么追求,吃饭、睡觉也是必须的,而吃饭也需要你去奋斗,才能得到你想吃的东西,睡觉也睡得踏实安心才能有好的睡眠。何来轻松一词呢?
儿时的我们无忧无虑,不愁吃、不愁穿,一切有父母包办,那时的我们最欢快,而如今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长大成人,参加工作,身上的担子越来越多、越来越重,既要维持事业发展,又要照顾家庭,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我们去妥善处理,有时候处理不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影响我们的心情,影响我们的未来,而这却会成为一种常态。
刚从大学毕业,进入社会的我们毫无社会经验,到处碰壁,说话毫无策略技巧,直来直去,不知不觉间就得罪了很多人,而自己却不知道错在了哪里,就像个无头苍蝇,到处碰撞,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方向。当真正找到自己的工作稳定下来之后,才渐渐的懂得什么叫忍耐。刚入职场的我们,经常因为不公平对待,心里各种抱怨,却敢怒不敢言,憋在心里真非常的难受,那种憋屈的难受无以言表。
渐渐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抱怨也消失了, 社会把我们打磨的越来越圆滑:抱怨没什么用,该是你干的事情,你还得去干,该是你承担的责任,你还是得承担。有些事情你无法避免,或许是上天注定它就是你该干的,而无尽的抱怨不仅伤身体,而且对我们的工作、要处理的事情毫无帮助,反倒会让我们失去理智、烦躁不安、智商降低。
所以,抱怨是一种不好的状态,是一种负能量,我们不应该拥有。当我们认清这个社会就是弱肉强食的时候,你会静下来思考一下,每个人都不容易,那些表面看起来光鲜的人,私底下受的苦又有谁知道呢?只是他不愿意说出来罢了。在这个“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社会上,你跟别人抱怨,别人根本不会太当一回事儿,反倒有时候会拿你的遭遇当作笑料,当作一种乐趣来看待,“有什么伤心事说说,让爷乐呵乐呵”,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是否应该克服掉这种埋怨负能量?
弱肉强食,社会对你不公平,就是因为我们还不够强大,别人就不尊重你,专找软柿子捏,我们就应该将埋怨转变为自己去奋斗、去学习、去改变的一种动力,在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变过程中,会遇见更好的自己。大家同样是人,为什么我们会沦为别人的笑谈,而我们为什么不拿别人的故事来当作自己的笑料呢,我想这样才会更公平。
生而为人,既然选择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想要的工作,就没必要去抱怨,抱怨解决不了任何事情,“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如果你坚持不下来而选择放弃,换到另一个环境、另一个工作还是会去抱怨的,因为根本在于自己,不去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心理,就如同“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整天抱怨这个不公、那个不公,就像站在岸上喊“哇,这个游泳多么难,我会不会被淹死”,你不去亲身经历,不去克服掉这种害怕心理,永远都学不会游泳,看着别人成功,你只能能抱怨自己没用。
换做岗位上,抱怨别人对自己不公,那是因为你的能力还不够,只能从基础小事干起,而我们换一种思路,“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从这些小事开始厚积薄发,不断从中积累经验,慢慢的成长、学习,终有一天,我们的强大能力会赢的尊重,别人办事情也会掂量掂量做到公平,那就不会再有抱怨了!
三国时期的吕蒙初入军营,目不识丁,被人讥笑为吴下阿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他积极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兵法,学习各种知识,增长才干,终于在和关羽对峙于荆州的时候,以白衣渡江战胜关羽而名扬天下。他能够从一个小兵一直做到将军,我们为什么不行呢?如果他整天抱怨不听孙权的劝告,不去努力的学习,他何以名扬天下呢?而我们作为一个平常人,估计都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仅仅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因为一点小小的辛苦就抱怨,这样做对吗?有用吗?
抱怨是每个人都会产生的一种情绪,有人把抱怨作为一种动力来激励自己,当自己抱怨的时候,就提醒自己反省,而有的人呢,将抱怨常态化,看谁都对自己不好、干什么都累,越抱怨越痛苦,逐渐负能量缠身,遇见任何不顺心的事情,都会去抱怨。我想这样的人谁都不愿意和他交往而被孤立,从而更加的郁闷、更加的抱怨,以至于可能会抑郁甚至疯掉。
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自己。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世界,却有能力去改变自己适应社会。让我们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这个社会,看待这个世界,看待每一个人。如果我们以正能量的心态去看待任何事情,看到事物积极向上的一面,我想我们的心态、我的心情会更好,生活也会更加的快乐、幸福,人生也会因为积极的心态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抛弃抱怨,拥抱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