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之前的反作弊案例
1)你能想到多少种滴滴自己作弊的手法和特征?用文字或脑图等描述。
2)作为反作弊组的分析师和产品经理,如何给他们赋予量化指标?
作弊的手法:
1.为了完成一定订单享受到奖励,让乘客帮忙叫单。
2.司机自己注册一个乘客账号,虚构交易,获取验证码。
3.因地区偏远,司机接单后拒绝上路,要求乘客多支付费用或要求乘客取消订单。
量化指标:
1.同样的司机和乘客交易次数2次及以上,同时叫车地点很近,一般乘客和司机的距离在100~200米以内。
2.依旧根据叫车地点,如果司机和乘客在同一地点,一定存在作弊,需要禁用。
3.对于第3点,只能通过乘客的反馈来得知,也就是评论。如果某个司机一直被差评,一定存在问题,”评论“是量化指标。
总结:
有贪污,就有反贪污;就像有作弊,就一定有反作弊一样。如何更好的反作弊?
一.一旦发现有任何作弊行为,将扣除作弊订单减免金额和当天全部奖励,并对非法获利处以退一赔三罚款。
二.处罚:第一次禁用3天,第二次禁用15天,第三次解除合作;累计非法获利≥1000元时,解除合作永不录用。
三.用乘客的”评论“来累积信用,根据信用将好的订单就近发给评价高的司机。听说滴滴有“滴米”?
所有的商业数据分析,都会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欢迎加入解密大数据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