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樊登读书会贺州分会的姗姗,今天我是每天一篇原创文第7篇(2018年4月23日)
今天是一个既平凡又特别的日子。平凡是因为,很多人不会关注今天所要表达的是什么。特别是因为,今天是所有读书人的节日——世界读书日。既然是读书日,那今天就说说我和读书之间的故事。
在校之时,我和很多同学一样深受学习的压力。从中学开始我就出现失眠的状况,整晚整晚睡不着,白天没精神想睡觉,回到宿舍却又睡不着。读书带给我的是无尽的压力,以至于说起读书都让我觉得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初中高中那时我学习不好,物理三四十分,数学曾经有过二十九分,英语永远不及格。到了高考有了一点小偏向,喜欢历史,喜欢研究地理的地球运动。也许是因为在研究地球运动带给了自己一定的信心,在高考最后一个学期我才下决心要考好。后来我通过找小老师(同学)提升自己的数学,遇到一位好的同桌监督我学英语。那时这两科学习成绩才有大幅提升。数学曾经有过年级第七,英语开始及格。
现在认真回想,发现虽然高考考了,大学也上了,但在这段时间的打磨之下我对学习,甚至是读书都是抱着退避的心态。大学四年,我重复借着一本书,这本书是弗洛伊德的作品《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学》。四年借一本书并不是我想深究这本书,而是直到我迈出大学的校门,我都没有看完这一本书。连我当时让自己有点小自信的地球运动也不关注了。
春节时,我和堂弟分享了我在做的事,当他听到读书后,马上回了一句,好不容易从学校出来还要读书。
是啊,高考之时我也曾想,上了大学就不需要学那么多了,就自由了。这和我堂弟的心情和想法是多么相似呀。我们高考的时候,有一个喊楼的常规,就是对面楼的学弟学妹为高考的师兄师姐加油!那时的我们把曾经做过的作业、试卷撒气般从楼上扔了下来。当时的场面甚是壮观,就像一场特殊的雪景。满天的白纸雪花般飞落,给扫地的阿姨制造了很大的麻烦。
樊登老师说,为什么我们从书架到大脑这一公里的距离会这么困难,原因是人格的被动化。过去我们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想要探寻和了解这个世界,但当我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步步被不断地逼着学习,诱惑着学习后,都使得我们在潜意识当中觉得学习是一件要命的事。小学之时班里都参加奥数比赛,我当时是班里成绩第二,但差几分才及格,没进入决赛。那时我觉得挺满意的。但当我开心地和老爸分享时,他却回了我一句,为什其他人就能及格?现在想想,也许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对数学失去了兴趣。
大四那年,我进入了共学共享。这是一个学习平台,给了我不一样的环境和观念。这也是为什么我对共学共享如此执着的原因。16年的6月份,我即将完完全全从学生的身份转变。就在那一个月我们召开了赵勇强——强哥的《管理者的6P技能》课程。强哥分享到,人生有两位朋友不可辜负,那就是运动和读书。当然不是强哥说这一句话就让我开始看书的,而是在和强哥的接触中我感受到了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的涵养,和强哥一起就会觉得很开心,从那以后我开始反思自己。
2016年,我从6月份开始强迫自己去看书,那半年我看了差不多20本纸质版的书。但是,到目前为止我还不敢说我是一个爱学习的人,虽然我现在也有每天在听樊登读书会,听得到,也在看纸质版的书,晚上也会抽出一些时间做做读书笔记。我还不认为我是爱学习的人,那是因为,我还没真正地把学习变为自己的兴趣,还让读书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兴趣地学习就不会觉得学习的一件压力的事,而是为自己正在读书而感到开心,享受读书的当下。我正在向这样的境界出发,我在路上。
然,并不是说我还没有将读书变为兴趣就不会去读书。就如我曾经如此地痛恨学习,却依然再次拿起书籍那般。因为,在我阅览了这几十本纸质版的书,听了樊登读书会里面所有的书之后,我发觉我已经不是原来的我了,我的能量因为读书变大了。我以前是班里不显眼的人,学习不好,有没有其他能力。现在我可以很自信地分享我是怎样运用书籍里面的知识,我能让别人看到我的自信。
我曾在我们的读书会里面分享,如今我在台上能自信分享,除了经验之外更重要的是我的能量池里面有能量让我释放。经验只会让我在台上不害怕,而知识是让我在台上自信的法宝。
很多人觉得我很幸运,我觉得幸运这个词是要和你自己所表现出来的气场有关,这就是为什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的人生到现在有三个转折,第一个转折是覃姐让我加入共学共享,第二个转折是遇到强哥开始看书,第三个转折就是遇到樊登读书会。
让一个不爱看书的人看书真的是困难的事。所幸在困难地看纸质版的书时,樊登读书会出现了。樊登读书会是樊登老师通过30—60分钟讲解一本书籍里面的精华,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学习到这本书的知识从而运用。通过樊登老师解读书籍之后我再看纸质版的书就更轻松了,这让我不再觉得书籍里面的内容是晦涩难懂的,也大大地增强了我看书的自信心。一本书看完了,但是连书籍里面说什么都不知道,这是很让人挫败的。或许这就是樊登老师说的反馈,因为通过樊登老师讲解之后自己再看纸质版就更理解里面的内容了,读得懂、理解这就是积极的反馈。
现在,纸质版的书我不止看樊登读书会里面推荐的,也有樊登老师没有介绍过的。因为我开始慢慢学会自己去理解书籍。樊登老师说,每本书都有一个使命,了解这本书的使命我们才能可能看得懂这本书。
我前面也说过,让一个不看书的人拿起书本看书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人在受到刺激的情况下才会改变,如果这个刺激的程度不大,也是不会产生过大的质变。想到此,我这就觉得樊登老师他们创办樊登读书会真的很伟大。对很多人来说,看书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把书当成音乐当成视频般用起来却是很容易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推广樊登读书会。我受益于樊登读书会,同时六百多万的会员也受益于樊登读书会。
在推广樊登读书会的过程中,我不止感动于书友们的改变,还感动于自己的改变。樊登读书会是一个工具,无论你是爱看书的人还是不喜欢看书的人都可以使用这个工具。
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作为一个在读书的人总觉得还得送些知识给大家。刚好樊登读书会送会期,那就借花献佛送樊登读书会的会期给大家。
这就是我与学习的故事,概括一下,应该是从痛恨学习到开始学习的过程。读书点亮我的生活和工作,更点亮我的心灵,让我屌丝逆袭。
希望深受学习压力痛恨学习的同伴们,能在读书上做一个华丽的转变!最后就用樊登读书会的口号结尾:读书点亮生活。
读好书,不将就!读书点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