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熊孩纸写作文的正确方式 公众号 | 互文读写

最近同事总在微信里跟我抱怨她儿子作文写得不好——我是不信的,因为同事文学素养极高,是经验丰富的老编辑,她儿子多少应该分得一点她的优秀基因吧?我有点替孩子鸣不平,认为是同事要求太高了。

同事没反驳,默默发来好几张作业照片。

“我不喜欢开玩笑”……多么刚的孩子啊……

好像……没什么错?的确会完蛋……

你这是纯粹不想写吧……

那么多“刚好”不写,偏偏写“刚好上厕所”!!我看你比日军嚣张多了!


同事儿子叫“小石头”,已经三年级了,连这么简单的阅读题都写成这样,看来同事说他作文不好所言不虚。

同事跟我牢骚:“不知道他们老师怎么想的,这次让三年级的孩子写童话!他写不出来又哭又闹,还捶自己脑袋,我真是心疼又没办法。你说说,‘童话’是‘儿童’能写的吗?又得编故事,又得有寓意,我都写不出来!你是作家,你肯定有别的办法,拜托你帮帮忙,务必替我好好教教他!”


【一个惊人的事实:学校从来不教故事写作原理】


我看了小石头这次的作文,老师要求写一篇童话。乍一读,其实写得挺好的,除了个别词句不太通顺和乱用标点外,整个故事基本完整,也很有创意,只是有种很熟悉的感觉。

“我抄的。”小石头在微信里小声说,然后补充道,“老师说写不出来就抄。”

我再仔细一看,可不是吗,通篇就是照搬《格列佛游记》!

其实我同事这孩子特聪明,数学总是满分。可就是有一样:不喜欢语文——尤其不喜欢写作文。一提写作文,孩子就“疯”了。

据同事介绍,这次的作文题把小石头全班同学都难住了,好多孩子嘤嘤地找老师哭诉:“写不出来!”老师这才松口说可以抄——即使这样也有好多孩子不知道怎么抄,比如小石头,急得直打自己。

不客气地说,这位老师不够负责任。让孩子完成一项超出能力太多的作业并不是锻炼,而是在摧残孩子的兴趣。

“写作文”约等于“故事创作”,故事创作有相应的原理,但是学校却从来不教原理。这就好像数学老师不教公式,只让学生闷头做题一样怪异。语文老师一般只告诉孩子记叙文可以虚构,可以编故事,但是从来不讲如何虚构出有意思的故事,导致大部分孩子写记叙文无从下手,或者写成流水账。

这就是很多孩子惧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的一大原因。


【故事曲线:精彩的人生就是起起伏伏】


童话创作属于故事创作的一种,是我的老本行。

童话创作有其特殊的要求,首先要有寓意。童话故事不能停留于表面情节,尤其注重“象征”和“隐喻”等写作手法。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写童话真的太难了,我觉得必须放低要求。应该先让孩子明白故事的一般原理,然后再针对不同文体进行训练,就好像学数学得先教基本运算一样。

针对这篇作文,我发觉小石头暴露出来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没有故事曲线。

这个问题几乎是所有学生写记叙文的瓶颈,如果不能突破,那么作文水平将难以寸进。这绝对是课内写作教育的缺失。

但凡受过一点写作训练的人都知道,故事绝对不能写成一条“直线”,精彩的故事应该是一条“曲线”。

简单来说,要想故事变得有意思,构成故事的事件必须起起伏伏,让主人公不断经历高峰和低谷,使他的人生变成一条曲线,而不是直线。

我们拿小石头的作文分析:

王后是个淡定的人。一个航海家说他能找到新大陆。王后就相信了,给了他五艘船和两百人……

一天,巨人跟国王说:“我想回到我的祖国。”国王说:“好吧,但是你能去港口托(拖)三十三艘船来吗?”巨人说:“可以呀。”

这种叙事就是典型的流水账。孩子们经常这样写作文,比如:


我去找同学玩,走到同学家楼下,上楼敲门,同学给我开门,我们玩了一下午很开心。


故事是一条直线,毫无波澜,索然无味。

“编剧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做“无用节奏”,说的就是这样的写法。

如果一个动作之后,我们期待的下一个动作居然顺利地发生了,那么这个动作就是无效的。

“如果主人公要敲开一扇门,结果那扇门顺利地打开,没有受到任何阻碍,那就不要去敲。”

我在微信里问小石头:“你想不想作文拿高分啊?”

“想。”

行,有上进心。

“你这篇童话整体写得挺好的,就是故事不够精彩,不够好玩。”

“那怎么才能好玩呢?”他懵懵懂懂地问。

“想要好玩,故事就不能按套路出牌,每一件事,都要让人意想不到。”我在语音中说,“你看,你这段写的——‘一个航海家说他能找到新大陆,王后就相信了,还给了他五艘船和两百人’。这王后是不是有点缺心眼儿?为什么航海家一说她就信了?还给了他那么多东西?如果想要故事精彩,这个王后一开始就不应该相信航海家说的话呀。”

过了好一会儿,小石头回过来一条语音,特别认真地说:“我前面说了,王后是一个淡定的人。所以别人说什么她都信。”

嗯??



有道理呀……

不行!我不能气馁!我得循循善诱!

我又发去一条语音:“你说得有道理,不过写作文就是自己创造故事,你可以想怎么编就怎么编,你可以不用管王后是不是淡定。你再想想,如果王后不相信航海家,那故事会怎么发展呢?”

又过了好一会,小石头回了一条语音,语气异常坚定:

“航海家会完蛋。”

看来,想让孩子理解故事原理,任重而道远,绝对不是一个下午可以完成的任务。

喊熊孩纸写作文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事,但是我相信,以我多年的写作经验判断,“故事原理”绝对是作文教学的正确打开方式。你看,仅仅一下午的工夫,小石头的故事世界已经不再是干巴巴的“直线”了,他的故事有了两种不同的选择——要么给船,要么让他完蛋!

-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