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扬专栏:风箫声动意悠扬箫扬者,谢箫扬是也。我们九(3)班的华罗庚,酷爱数学,如痴如醉。若问箫扬什么书最宝贝?定然是与数学有关的一切书籍。除数学外,其他科目的课本资料,到上课要用时,都有找不到的嫌疑。唯独数学,他视若珍宝,倍加爱惜。如果在课间,你走到他身边,即使临近上课,你也不忍心提醒他该拿出下节课的书本了,那种投入专注、心无旁骛的凝神静气着实教人感动。这个无惧清苦,守得住孤独的箫扬,把对数理的热爱镌刻在他的生命底色上。他热爱思考,思想观点往往出其不意。今年语文湿地的徐水年会上,我做论文宣讲的时候,下意识地就提到箫扬,提到他写韩愈的文字,当孩子们一律为韩愈鸣不平,为韩愈报以同情的时候,箫扬逆向思维,“‘千里马’为何要为他人而驰骋呢?单纯地为自己而跑,也许就能引起他人的注意了吧?”“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看到箫扬,我总是想到陈寅恪先生的这句话,身为教育者的我们,对这样的孩子,应该施以怎样的教育与引导?应该施以怎样的容纳与度量?陈老师总是抓住契机予以我及时的提醒,善待箫扬思考的自由与独立,悦纳孩子的爱好与欢喜,成为为师者的一致共识。在一种妥帖的在场里,让每个孩儿的能量无限放大,长大后成为铮铮男儿,国之栋梁,这才是集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大幸福所在。箫扬的妈妈极其睿智,又极其温雅,她对儿子的了解洞若观火,无比通透。无论是孩子成长的细节,还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不仅悉心参与,而且用心体察,这份“懂”同样让人感佩深深。本期箫扬专栏,推出他的三篇文章《选择错过》《众生》《这句话很懦弱》,读箫扬的文字,你需细细回味,回味他的思想,回味他的推断。当然,他的思想与文字之间,还有些许的落差,他的文字有时不能精准地表达他的思想,这也是他今后需要突破与改进的地方。注:前两篇文字写于上学期,第三篇文字写于本学期。选择错过浙江省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初中九(3)班 谢箫扬"嘟一一"车到了。揉了揉眼睛,我迈着懒懒的脚步下了车。抬头一看,是一块巨大的牌匾,上面写着"花海"。随着人流下了车,买了票,我便随着大家挤入园中。一入园,映入眼帘的便是满目的薰衣草,似乎满眼都是一片紫,整个人也沉浸在满园的紫气中,令人心旷神怡。蹲下,端起一株小小的薰衣草,细细端详。绿色的叶片,紫色的花苞,芳香四溢。正当我陶醉其中时,朋友拍了拍我的肩头。“快点,不然这儿就要关门了!”我心中一惊,看看门票,离关门只有一个半小时,却还有六片“花海”要走。算上往返,这时间对于细细观赏的人来说定是不够的。只好站起身来,向这一片美丽的紫色海洋告别。接下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金黄色的太阳花海洋。整个山谷里都是大片大片的金黄,肆意泼洒,宛若置身在金黄色的仙境之中。太阳投下来,整个花海浮光跃金,发出𦒉𦒉光辉,连快要落山的太阳都被这金黄感染,变得更加耀眼。就当我准备在观景台坐下细细品味时,恼人的朋友又催起我来了。"快走!时间快到了,再不走,你会错过很多美景的。"先前的离开已让我心情烦闷,这儿的美景又着实让我恋恋不舍,我索性大手一挥,不去了!在观景台上坐了下来。朋友不明白地看了我一眼,无可奈何地走了,只留下我一人。云飘过来了,遮住了太阳,整个山谷便突然暗淡了许多。向日葵们也似乎失去了刚才的光泽。鸟声啼啼,流水潺潺,刹那间我仿佛处在幽凉的山间,独自沉醉。忽然,阳光亮起来了!大地又铺满了金色的光辉。也许是向日葵释放出了某种气体吧,我仿佛又处身在金光氤氲中。只见在紫金交汇的那个点,紫色和金色交织、旋转、升腾!金在紫里穿梭,紫在金中翱飞!在这极美的景色下,我不禁心生赞叹,赞叹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嗨,我们回来了!”我循声抬头,只见朋友大汗淋漓地站在我面前,"那儿也都差不多,不过你还是错过了许多哦!"我一笑,是我错过了吗?如果给我机会再选一次,我仍会选择错过。师评:箫扬的这篇文字真是别具匠心,情趣与理趣兼备。错过或许意味着遗憾与失落,但他能跳出这个思维框架,再进一步,错过与他人共赏的风景,却享得自己心中的独特之景。更可贵的是,朋友的话在文中出现四次,运用相关联的语句极其巧妙地把控了行文的节奏,让文章张弛有度,摇曳生姿,这样的巧思很箫扬哦! 众生浙江省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初中九(3)班 谢箫扬从窗台上看下去,众生都是渺小的。窗下是一条小小的街道,不宽也不窄。众人从街上走过,有的面带微笑,有的行事匆匆,有些着急,又有些愤怒;有个人呢,不疾不徐,脸上平静,毫无神色,提着一个公文包,似笑非笑,似怒非怒地徐徐走去。仔细地观察,虽人们极小,但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或许他是去工作,又或许是在去赴约吧!但又为何脸上毫无一丝神色呢?抑或是散散步,但又为何要带上公文包呢?我摇摇头,这些对我而言不必要,也不重要,这也仅仅是我日常生活的一个消遣罢了。接着,又有一个人迎面走来。这是个中学生,背着书包,脚步轻盈,他是放学回家还是去上学呢?他面露微笑,咧着嘴,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估计是放学回家,上学的孩子哪有这样开心?那他回家又会看些什么呢?看书?作业?玩乐?要是我的话,先要好好休息一番,他会如何呢?我终于推想不出。再走来的是一位儿童,跳着走来,蹦着走去。手里拈一枝绿化带里摘下的花,脚踩一片草坪里的小草。脸上笑嘻嘻的,对着花儿欢喜,看着有些轻佻,但却刚刚好,正露孩童本色。他这是要去干嘛?看他身旁没有父母,那应该是回家吧。现如今,大部分父母是不会让孩子独自出行的。我为自己的这番推理感到自豪,顿觉自己已与这个世界合为一体了,似乎摆脱了繁重的学业,摆脱了各种不情愿或被迫情愿的补课。只是深刻地、情愿地与这个美丽的世界融合在了一起,只是单纯地为了这个世界的快乐而快乐。情感变得单纯了,什么悲喜交加,什么笑中有泪,统统都远去了。此刻我的心中,仅有着纯粹的精神的无比喜悦。此刻,我的心中,仅剩纯粹的欢喜,仅剩精神的愉悦。阳光是那么美好,生活又是那么美妙!我为这次奇妙的经历感到庆幸,庆幸自己观察窗台下的众生,庆幸感受无边的喜悦!师评:箫扬的立意总是胜人一筹,别致新颖,以芸芸众生入题,感受大千世界的美好,总是件令人欣喜的事情。从此文中,仿佛看到了箫扬对世间万物的洞察之心,认真专注地省察,巧妙自然地推理。从箫扬身上,总能感受到专注的力量,“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应当如是。描写如能再细腻些,立意再深入些,会更好! 这句话很懦弱浙江省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初中九(3)班 谢箫扬“差不多”,自打我会讲话起,这便几乎成为了我的口头禅与生活的典范。什么都是差不多,无论是对人的评价还是对问题的回答,或者是对生活的态度,我都只说寥寥三字“差不多”。古诗差不多背完就行,结果待到抽查时仍然忘得一干二净,题目差不多会做就行,结果等到联赛时还是一片空白。当时我就质问自己为什么会拘泥于“差不多”呢?然而等到几天过去,我便又在“差不多”的行为方式中徘徊了。我为什么会甘心受缚于“差不多”呢?我想了很久,终于得到了答案。差不多,其实是差很多。正如考试一样,从100分考到105分固然是极其容易的事,但想要从115分跨越到120分便就着实要难得多了,“差不多”与“差得多”的差距便就在这儿,看似差距很小,但要付出的努力却是两倍甚至更多。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正是这一个小小的差距,在将来会导致一个巨大的差错。我们为什么会如此自然地习惯“差不多”,而不是严于律已呢?为什么我们会不在乎这一个小小的差距呢?不,不是我们不在乎,而是我们实在不想再出手努力了。其实我们当然知道这“差不多”是一个极其圆滑的状态,既不需要太大的努力又能让人轻易地认同自己取得的成功,我们也当然会知道差不多有诸多的不足,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果,但我们存有侥幸心理啊!侥幸的心理如同一个巨大的挡箭牌,让我们光明正大地将“差不多”视为己任,作为一个光荣正大的崇高行为,但不得不说的是,这实际上是一个懦弱的表现。有“差不多”行为的人,包括我,已经成了半个懦夫。不知道自己的过错并无关系,但若是知错不改,反而光明正大,才是真正的懦弱,真正的为人所不齿。“差不多”代表的是一个不会努力的人群,一个不会抗争的人群,一个得知自身不足却又毫不加以改正的人群!我们自欺欺人,迫使自己相信差不多没有坏处,多背少背一段差不多,多做少做一题差不多,多学少学一点知识更是差不多,正如胡适笔下的差不多先生,浑浑噩噩,在一次又一次的将就中稀里糊涂地度过这一生。但是人生不能将就啊,人生不能只是差不多啊!一个差不多的人生将会是一个毫无用处,平凡到极点的人生。一次又一次的将就,只会成就一个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千万不要差不多,差不多其实就是差很多。我这个差不多的人用这篇差不多的文章来告诉你这个差不多的道理。师评:看到箫扬的这篇文字,不由想到胡适先生早年写的《差不多先生传》,不曾想箫扬从自我身上反思,勇于批评自己,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自省意识。而且,整篇文字说理透彻,条分缕析,逻辑分明,恰是理科男的文字风格啊!愿箫扬能日积月累,用精到的语言诠释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