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场初夏的“枇杷盛宴”
画在有笔墨处, 画之妙在无笔墨处。
阔叶圆果、叶垂果举、粒粒金黄,果头一点点黑,生动明媚。谁又能陌生枇杷呢?从小生活在南方的我,早已经领略它美丽的姿影。
5月18日,来到上海的第一天,我才领略到枇杷的真正滋味。这一天,恰逢由上海中午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主办、上海徐悲鸿艺术研究会、上海高校艺术交流中心、美国稀世艺术公司协办的玉花寿之王博士艺术作品展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召开。玉花寿之王博士的国画展上的多幅枇杷国画却栩栩如生地诠释了笔底金头枇杷香。此行,更胜似赴一场五月的“枇杷盛宴”。
The Elegance of Leisurely Brushstrokes
隨筆格調
不少画家以及作家对枇杷情有独钟,选取枇杷果作为画面的内容,一对对果子和它们的枝叶,从形状到颜色,如此体现点线面和色彩浓淡的美学效果! “客来茶罢空无语、卢橘微黄尚带酸” 这是一首苏轼写山僧的诗,卢橘即枇杷。枇杷即使黄到发软依然略酸。古有从似与不似的角度来描述绘画、影响深远的顾恺之;后有将“形似”、“神韵”理论进一步发展为代表的苏轼,终究,他的画作从似或不似的层面进而升华为关注绘画中人的自我表达而形成的“天工与清新”。
Truth Arises from a Childlike Mind,Gold Emanates from Loquats
歸真自童心,枇杷出黃金
说的就是这份天工和清新。单从枇杷画的充满哲思的标题就让人回味无穷,归真自童心.枇杷出黄金、知味,另外,“枇味杷”的这个标题也让我大开眼界,将习以为常的儿化音“味”字置于枇杷中间,又让画作平添了一层格外的亲切感。
细观王博士笔下的枇杷,记忆的重量禁不住在这些画前释放,甚至突破了时空限制。一个人的童年经过了枇杷,越走越远,味蕾的记忆会越清晰。那绿、那一树黄金、那仰脸的馋、那树冠的乡村,都历历在目,却氤氲如水墨般,在平凡的食物中传达一种久违的真诚。
The Flavor of Loquat 枇味杷
中国画历来重法度、讲程式,线条运用、色彩配置,都有笔墨规范,画山石树木、虫鸟鱼虾,总有章法可依。这历经千年、经画家苦心经营而成的经典程式和笔墨技法,既是画家共赏的话语体系,也成就了中国画的独特美学特色。也许很多名画家笔下枇杷画,都有以上的共性。
在王博士的枇杷画前,才知原来国画创作还有另外一种维度。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最壮阔的不是看得见的距离,而是在于丰足的灵魂,充满自在和欢喜。
Loquats and Radish Staring at Taro
枇杷蘿蔔看芋頭
参观玉花寿之王博士的枇杷画作,更开启我另外一扇窗。原来自己居住的地方,南方的物产、时令的食物,在王博士的笔下如此鲜活有趣。意大利慢食运动发起人卡尔洛.佩特里尼,在《慢食新世界》说,味觉,即使味道也是知识。那么画里的每一粒枇杷象是一道光,把我们带向更高、更远的地方。甚至在画作中找回那颗自由、轻灵的心。
邹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