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洪水泛滥

小娟收了伞,一进门抱怨道:“这雨已经下了三天还不见停”,入夏后倒是难得的湿润凉爽。雪雪从书案上抬起头来,望向窗外,长舒一口气,她心里开始惦记砖窑,喃喃道:“这么下雨怕是要出乱子。”到第四天早上,雨还淅淅沥沥的,她坐不住了,披上蓑衣就扎进雨里,匆匆赶往砖窑。

砖窑在下雨的第二天已经停工,仅安排几个工人轮流巡检。好在平日里防护做得扎实,新做的土坯砖都整齐摆放在高处,用茅草盖得严实。她指挥巡逻工人,先对半山腰可能坍塌的区域用木柱加固支撑,又让人把旁边堆放的砖模、铁锹、独轮车等用具搬到地势更高的工棚里,里里外外检查了三遍,确认万无一失后,才放心回了侯府。

午饭后,雨势骤然变大,雨像天河决堤似的倾泻而下。雪雪坐在案前练字,听着窗外哗哗的雨声,困意渐渐涌了上来。她放下笔,走到床边舒舒服服躺下,没一会儿便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不知多久,听见外面吵吵嚷嚷的,迷迷糊糊地还以为是小娟她们在商量去杂货铺买胭脂水粉,懒得理会,翻了个身,盘算着雨停后砖窑该做些什么。

“姑娘,您醒了吗?出大事了!” 小娟推门进来,慌慌张张的,“发洪水了!城外麦苗全淹了,砖窑也被冲垮了!”

雪雪支撑着坐起来:“有人受伤吗?”

“没有没有,” 小娟连忙说,“巡逻的人说水来得太急,大家顾不上砖坯,先回家避险了。”

雪雪松了口气 —— “人没事就好,砖窑以后能重建。” 她又问,“你出去看了吗,外面水大么?”

“没出去呢,明月去照顾老太太了,怕您醒了身边没人。”

雪雪起来在窗边坐了会儿,望着外面的雨小了些。便带着小娟,披了披风撑着伞往外走去,豆大的雨点砸在伞上,噼里啪啦响得厉害。天空像蒙着层厚灰纱,雨丝织成一片朦胧。王府大门前积水已经漫过门外台阶,水波轻轻晃荡。

正犹豫着,见锦瑞带人涉水从外面回来,他撑着伞看见她后,身姿卓然地站在风雨中,伸手扶了扶她被风吹歪的披风,严肃地说:“别出去了!青沙河决堤了,洪水将城东一带的田地都淹了,京城街上的水就有两尺深,马车也过不去!”

二人惊讶之余,跟着锦瑞返回屋里,雪雪疑惑:“前阵子曹国公案了结后,皇上不是特意让人加固了青沙河河渠吗?怎么还会决堤?” 锦瑞没说话,她又追问,“难道今年雨比去年还大?”

军师解释说:“今年降雨量确实比去年多出不少啊。” 他看了眼锦瑞,锦瑞才补充:“官府巡检说,有人看到像怪物的东西破坏了河堤。”

雪雪皱起眉:“从没听说有怪物,怎么突然冒出来了?” 她语气一冷,“我看怕是官府贪污,河道没好好修,出事了就编个怪物出来推卸责任!”

军师叹了口气,耐心说道:“小师姑,别急着下定论,这青沙河决堤,原因复杂,河道狭窄,加上多年没好好清淤;再者这次暴雨太急,水流湍急,堤坝受不住;而且京都周边西北高、东南低,暴雨时山区洪水往城区涌,城里排水又慢,内涝也就免不了。”

锦瑞接着说道:“先前曹国公主持青沙河河堤修筑时,每次都是兴师动众,可水患依旧隔几年就肆虐一次。旁人即便接手这差事,也会碍于他的权势,不仅各部门协调起来困难重重,资源调配也处处受限,无法全力推进工程。”

雪雪听完,一时没了头绪,只能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没多久,王庆和顶着大雨来找锦瑞,他是负责城郊防务的将领,两人凑一起商量救灾的事。

锦瑞指挥士兵用草袋填泥筑堤,王庆和挑一些水性好的士兵去郊区救人,还安排官员在安全的地方搭了几个帐篷,接济难民。

第二天清晨,雪雪让厨房给他们备了热汤和早饭,撞见锦瑞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倒头便睡,下午去找他时已经出门了。

连着下了七日,总算出太阳了。此后洪水渐渐退去后,雪雪和小娟往砖窑走,大片大片绿油油的麦苗没了,只剩厚厚的淤泥;房屋有的被冲得七零八落,有的院子里淤了一尺多深的泥,大门敞开着,不见主家踪影。路上偶尔遇到几个人,看上去也是愁眉苦脸的。雪雪看着这情景,询问几个有经验的老人家为何会这样,思索着有没有办法治理一下。

到了砖厂,雪雪吩咐明月和小娟,把砖厂的工人叫回来搭救济棚。她按着户口簿,按户发物资,每户一袋大米,先解决温饱。

接下来的日子,雪雪雷厉风行地组织重建砖厂:安排工人们把损毁的砖块搬到指定地方;又安排账房的人清点财物,看看烧砖窑还有几个能用,推车还剩多少,煤炭还剩多少,一一登记入账,确保账物相符。



出自《烬雪明堂录》fanqie小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