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娟最早在蛋糕店打工,学习的差不多就自己开了一个生日蛋糕店,制作售卖中西糕点,她老公白天上班,业余时间给文娟帮忙,在夫妻共同努力下生活逐步改善,后来房租涨价,蛋糕店越来越多,文娟便出兑了店面,去一家学校的食堂做面点师。
文娟工作的是一所大学,附近都是高校,高校多的地方就是年轻人特别多,文娟看附近路边各种小吃摊消费的都是大学生,她也萌生了开个小车摊的想法,她把自己家的下房当做制作车间,以前开店的设备还在,购买了各种奶油蛋挞皮馅料模具等。在大学食堂是上下午倒班工作,文娟就利用工余时间制作,然后推车去校门口出售,因为做过生日蛋糕,文娟对各种新式西点学的特别快,还经常去参加这方面的产品说明会,这样她的蛋挞泡芙蛋糕等卖的特别好。
文娟有个儿子,学习成绩不好,没有文凭没有工作,打过几次工都没干长久,文娟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让儿子帮忙看摊,男孩子偶尔看一会还行,时间长了也不愿意去,文娟按小时给儿子开工资,用利益稳定住儿子给自己看摊,儿子手里有了零花钱,是通过劳动自己挣的,比工厂上班自由多了,也就慢慢踏实下来。
文娟见生意很好,又有儿子帮忙,在另外一个地方又支个摊,夫妻俩想让儿子能长久干下去,找个好工作要找关系花钱,还不能确定未来是否长久,不如把这钱省下来,让儿子学会这技术。为了让儿子感兴趣,夫妻俩先改变给儿子的报酬,夫妻俩跟儿子商量,把大学校门口的摊位给儿子,收入按50%给儿子提成,文娟负责产品制作及另外一个摊位,试行了几个月以后,儿子用心经营辛勤付出,收入超出工薪阶层,而且白天时间自由支配,每天只是傍晚才出摊,一般到晚上十一点左右,积极性越来越高,现在儿子白天无事有时主动在车间帮忙,慢慢学会了一些糕点制作,还把网上看到的新式西点试着制作品尝。
到现在儿子已经跟着文娟干三年了,这三年孩子越来越懂事,越来越会经营,还用自己攒的钱买了一辆小汽车,文娟很欣慰。
文娟夫妻的做法很接地气,她们没有因面子给儿子花钱找个单位上班,也没有因做个体感觉不体面,在她们夫妻俩的鼓励下儿子越来越努力,自食其力丰衣足食,这样脚踏实地安排才是对孩子未来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