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环境,学习氛围的营造不是装修的标准,也不是某一感官的舒适程度,而是整体环境实际营造出来的感受。
2020.7.18
01
专注力
“好好写,注意力集中,别老东看西看的”
“到底是你上课还是我上课啊,自己认真听讲,别走神儿”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拉,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关于提高注意力的课程也有很多,可是,注意力不集中,一定就是孩子的问题吗?
一个4年级小学生,每天在客厅写作业,总是很磨蹭,慢吞吞的写不完,后来把学习桌换到了角落里,还做了一个简单的隔断,形成独立小空间后,写作业的速度直线上升。
还有一个小男孩,让他看书看不了10分钟,说看不进去,但是晚上躺在床上,自己裹着小被子头靠着墙,用小台灯照明,却能一看一个小时。
孩子没有变,作业也没有减少,书还是那本书,是什么变了?
——是环境变了,看书时的感受也就变了。
02
学习环境的作用
环境一直在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为,只不过很少有人思考过。
都是手里有一团纸正想要扔,这时分别在两个房间,一个又脏又乱,一个整洁温馨,当下的想法会完全一样吗?在哪个环境下把纸丢在地上的概率更大?
在医院手术室门口和火车站跟人打招呼,同样的距离,同样的人,说话的音量一样吗?
张家界天门山的玻璃栈道,明明知道是安全的,还是有很多人忍不住贴着墙走,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不通过大脑分析,而是下意识的做出判断。
环境影响人的行为,通过改变环境也能调整人的行为,拿上面的天门栈道为例,想让她主动走中间不要靠着墙怎么办?告诉她没事儿,放心大胆的走,能确保有效吗,不一定……
把左边的墙拆掉,变成一座高高的“桥”,自然就会走在中间,还是正中间。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成年人有自控力,可以抵消一些,但孩子很难做到,当周围坏境带给孩子的是散漫的或者有压力的信息,就会降低孩子的注意力,这种影响是直接的。
在韩剧《天空之城》中,父亲为了让孩子能专心学习,特别装修了一间学习室(下图)
房间完全隔音,墙壁是深色,没有窗户,除了学习桌其他地方的灯光都是暗色,就像是一个密室,两块学习板中间的红色方块是一个计时器,用来考试记时。
父亲认为,安静,简洁的房间有助于专心学习,而实际上呢,孩子们一进学习室就觉得闷,觉得压抑。
环境安静、陈设简洁这两个人单独听起来没有错,但是它营造出的感受不合适,在这样的环境中会让孩子心烦意乱,本来会做的题也变得不会了。
学习环境,学习氛围的营造不是装修的标准,也不是某一感官的舒适程度,而是整体环境实际营造出来的感受。
在电影中,我们能看到警察审讯嫌疑人时无形的应用了房间布局和灯光,没有多余的物品,审讯桌要高一些,一盏台灯在嫌疑人的上方,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是压力,有利于警察的询问。
前不久新闻报道了一个案板下学习的小女孩,很多人觉得孩子太不容易了,学习条件这么艰苦。
虽然很简陋,但是给小女孩营造的是一个温馨舒适的小环境,因此小女孩的专注力是不受影响的。
环境营造重点在于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感觉,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来对比一下另一个女孩的学习环境。
这是《小欢喜》中乔英子的房间,图中书桌前有一扇玻璃,玻璃的另一侧就是客厅,只要一抬头就能清楚的看到英子在房间里做些什么。
第一次看到英子卧室的时候,感觉很像一个豪华的“监狱”。哪怕就是坐一会儿,也会觉得浑身不自在,好像总被人盯着一样。
如果孩子是在这种房间里,在这样的感受中学习,学习效率会高吗?
有的孩子有桌子不用,就喜欢歪在一个小凳子或者床边写作业,别人看了都不理解,那么窝着多难受啊,有桌子干嘛不用?
用孩子自己的话来说,因为觉得舒服~
寻找舒服的感觉是人的下意识,对别人来说很不舒服,但是对自己而言却是最好的,也许这个环境下有她美好的回忆,只是想要重温这种感觉。
其实很多人都有这种“怪癖”,一个高中生总是把行李箱放在学习桌的下面,靠着左边的桌子腿,妈妈看到之后把行李箱拿走了,她又拿了回来。
妈妈问她:“放在那多碍事,你坐着腿都要动不了了 ”
女孩说:“没事,我觉得这样舒服”。
03
学习氛围的搭建
我们都知道学习氛围的重要性,但往往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一点。学习氛围不是指学习的人多还是少,而是环境,在环境下有没有学习的欲望。
如果学习桌能给孩子的感受比小凳子更美好,他还会趴在凳子上吗?
一个满足学习氛围的环境能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但并不是装修的越豪华越好,也不是大,而是实实在在的感受,以孩子的感受为准。
包括学习桌摆放的角度、位置、其他物品颜色,照明留白等等结合在一起的效果都会影响孩子学习的专注力。
最后还想提醒大家,注意力不集中,别想都没想就当成是孩子的问题,还想着怎么解决,也许,都是环境惹的祸~
(ps:如果想要检测自己家里的环境对孩子是什么样的影响,请联系橙子妈妈,前10位将获得0元检测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