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良好的行为习惯
案例:大班一个小男孩,瘦瘦的,但一顿吃的挺多,他是一个挺有个性的小朋友,在此之前没见过这样的,父母都是九零后,我见过他的父母,爸爸超级帅,妈妈也很漂亮,但据我了解,他们好像不怎么管的住他,太溺爱了,只要有一点磕碰妈妈都能哭出来,这个小男孩小名扑扑,他有一个坏毛病,每次去那的时候,在路上走着走着就不经意的打别的小朋友一下,别的小朋友哭着找老师,当老师问扑扑的时候他说他没有,从他的眼睛里看出挺真诚的,他好像根本不知道啥时候就打了别的小朋友,而且在座位上坐不住,好动,注意力不集中
良好的行为习惯:
是合乎道德的行为规范.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相互尊重,彼此谦让,平等友爱的表现,文明礼貌不仅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和道德水准,而且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气状况提倡文明礼貌,可以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善社会的道德风尚,所以,它在社会公德的诸要素中处于突出的地位是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解决办法:
一、教师要正确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
先贤哲人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必费什么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习惯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十分注重班集体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与优良班风的形成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一个个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就会组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三、习惯训练无小事
习惯的养成正是一件件小事中情绪体验的积累。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十分注重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学校的规定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促进的作用,我们坚持不懈去做。
四、榜样的力量(教师、家长要做好表率)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儿童时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从模仿开始,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非常有限,因此,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十分重要。
五、持之以恒
养成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师生都应作长远打算。教师,须允许学生习惯形成有个过程;学生,须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图快。师生须密切配合,老师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学生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必有成效。
六、协调学生的“知”与“行”
学生知道了要做什么,也知道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做起来时往往会因为主观的或者客观的原因而不能顺利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