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可,接受孩子的情绪,和娇纵并不同。你明白孩子希望无节制的看电视,不代表你会让孩子这样做。 ——简•尼尔森
接受、认可感受≠认可行为
我们常常害怕孩子有负面的情绪,当他们伤心、愤怒、沮丧、失望的时候,我们恨不得立刻帮他把这些情绪处理掉,或者转移注意力、或者说教、或者是自己也被这些负面情绪带进去……
你可曾有过?
情绪无好坏,情绪是我们的信使,因为每一个情绪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或多个需要。好和不好的感受并存才是最真实的我们。只有我们自己认为有情绪是正常的,才能不焦虑孩子的负面情绪,他们才有机会学习处理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认同感受”。他的玩具坏了觉得伤心;他跟朋友吵架了觉得愤怒;他因为玩了喜欢的游戏兴奋一天;他摔跤了感觉疼……这些不都是直到今天我们也一直在感受的吗?
接着学会“克制住想要处理他们情绪的想法”,同时把课题分离,孩子的感受是他们自己的,我们的感受是我们自己的。
最后使用一些技巧:试着给他们空间,相信他们能够处理好;如果需要我们,试着帮他们找到负面情绪的开始点,识别他们情绪背后的原因,做好陪伴、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