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小白
昨晚我健身完已经9点半了,在走回家的路上,恰好经过一家福利彩票店。店已经关了,但店门口竟堆了一大堆作废的彩票。我不禁想,原来现在还有这么多人买彩票?原来现在还有这么多人做着一夜暴富的梦!
我记得大概2000年左右的时候,福利彩票和刮刮乐好像一夜之间席卷全国,彩票店遍地开花。我和我的同学有时也会选几个数字,买一注,没中就当玩乐了,中了那不是运气爆棚吗?但我有时候看到福利彩票店里坐着大腹便便,双眼盯着概率统计图的中年男子,我还是无法理解,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就坐在彩票店里,做着“富翁梦”。后来,随着我盈余金钱的增长,我开始做一些理财规划。在我看来,做这些远比碰运气地买彩票靠谱啊。
一、首当其冲依旧是要做好储蓄
不论你现在的年薪及存款多少,储蓄都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肯定是希望手上的金钱是随时可控支配的,这就需要资金具有流动性,但我们同时也希望手里的钱是升值的,这就需要资金有收益性。也就是说,我们不能顾此失彼。特别是一些商人,当遇到需要大笔资金而投资又不能及时取出的情况时,那将会是比较尴尬的,因此不论我们有多少钱,我们都要保证资金的流动性。
如果你觉得可以随时供你支配的钱太少了,那么你要加强储蓄,增强其流动性,反之,你可以增大投资比例。
二、保证储蓄情况下,增大投资比例
当我们在保证储蓄的情况下,多出来的钱就可以拿来理财啦。这个时候再去理财,比你一开始就拿自己所有攒下的钱去理财要好得多。因为,这时我们有了底气,如果理财产品收益不好,那没关系,我们还有定期储蓄为我们规避风险呢,毕竟「有钱撑腰」,底气就是不同嘛。
那有的人就问了?我拿着这多出来的钱要怎么理财呢?首先,你要清楚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大家可以上网搜索理财风险承受能力或投资偏好测试,通常这些测试题会结合你的个人理财习惯、存款情况、风险偏好、收益偏好等因素来衡量,所以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在明确了自己的投资偏好属于激进还是保守的情况下,我们就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力及投资偏好来选择理财产品。市面上流行的理财产品有基金、保险、债券、股票等。我个人比较推荐基金,因为基金又分为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每种基金的风险、收益都是不同的,所以面对如此多样化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1-2种不同类型的基金进行投资。比如我们可以选择相对稳健的债券型基金搭配相对激进的股票型基金,尽量让两者的风险得到平衡,以确保收益。当然,如果资金较充裕,能承担较高风险的,可以尝试股票、外汇、期权、期货,用高风险换取高收益。
三、不要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我上大学的时候,不论是投资学、经济学还是理财学老师都说过——不要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由此可见,做好资产的分配及风险的分散是多么重要。
我们不能为了所谓的高收益而自动忽略其背后的高风险,最好的理财方案是集储蓄、低收益产品、中收益产品、高收益产品为一体,实现让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的概念。
我就拿我自己来举例好了,我在发工资那天会立刻转存工资的20%至余额宝,工资的10%挪入「理财账户」(就是我的一张银行卡,里面的钱都用于理财),剩余的70%则是用于硬性支出与日常开销。每月定存转存至余额宝,一是满足了个人储蓄的需要,二是因为余额宝就是购买货币基金的一种行为,虽然如今余额宝收益很低,但因为它的流动性好,随时可以取款至银行卡,基本是即刻到账,安全性极高,所以是作为我每月定存的一个渠道。但当这里面的钱积攒到我预设的额度后,我会把这笔钱的70%转出,用于购买周期为三个月、六个月和一年的理财产品。而工资的10%用于购买基金,是因为基金是比较符合我目前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偏好的产品。
那在我个人的理财规划下,我每月除了能保证正常开销,我还有储蓄及理财产品收益,同时因为我买了几个不同周期的理财产品,所以能保证我每隔几个月就有一笔资金又可以重新用于理财规划。那这样一个理财规划就会同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快。
—END—
相关内容分享:
本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林小白。热衷旅行,热爱写作,正过着白天写公文、晚上写故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