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我对今天是无比期待和忐忑的:是不是还需要再顶着个发面馒头样的脸去上班?
好在比昨天好了一点,眼睛还是肿的,额头已经消下去了。
结合这次和上次的经验,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处理被蜜蜂蛰了的处理方法,当然我说的是那种小蜜蜂。
首先,在被蜜蜂蛰了以后,一定要第一时间将皮肤里的蜂刺拔除,一定要拔除。
第二步是消毒。可以用酒精,也可以用高度白酒,还有人说可以用大蒜水涂抹的,还有用肥皂水反复清洗。
注意,千万不可以揉。这真是血的教训。
想起我去年被蜜蜂蛰了,第一时间同事就给我用了酒精消毒,没有揉,虽然有肿块,但面积不大的,也不是特别的明显,基本第三天就没有了。
而这一次,被蜂蛰了以后,我拔了蜂刺,忘记消毒,也没有用肥皂水洗。因为非常痛,所以就想着用手揉一揉,然后第二天就肿成了猪头。
严重的还是要去医院的。昨天同事看到我的脸,也让我去医院,但是这两几天,医院怕也不是那么好去的。
非常惊喜的一件事:收到了出版社的寄书。
虽然是抱了群主的大腿得来的,但也总归是收到了新书。对于喜欢书的人来说,收到塑封的新书,内心都是无比喜悦的。
更开心的是还是白嫖的。
接下来就需要好好阅读,写书评了。不会,但是我们是一个团体, 不会可以学嘛。
苏童的《妻妾成群》读完了,图书馆借了7本书,目前看完了最薄的一本。
收获是很大的。
1.林贤治的序言,我觉得可以好好整理整理,输单也好,作者风格也好,完全可以当做写某红书的素材。
2.关于《妻妾成群》,我暂时还没想好些什么,但是正如苏童自己说的,很多人看到的是男权社会里女人在深宅大院里的勾心斗角,但是他更希望别人看到的是“痛苦和恐惧”,所以我打算从痛苦和恐惧这方面入手。
3.这本书里还有另外一篇苏童的中篇小说《三盏灯》,《妻妾成群》是1989年写的,《三盏灯》则是1995年发表的,我本想说间隔六年,作者的写作技能也好、文笔也好,或者是思想,都应该是会有提升的,我在读后篇的时候一直在将两者作比较,就是先入为主的那种希望能在后者里找出更好的地方。
但就在我码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又觉得我这样的想法其实是没有道理的。不能说一个作家,就一定是年龄越大发表的作品,就一定越好,绝对不能这样去想。这给作家的压力也太大了。
《妻妾成群》写的是旧社会,《三盏灯》则是以近代战争为背景。前者的背景是一座宅子,后者的背景是一座村子。他们相同,也不同。相同的都是以小见大,不同的,则是我相信后者是有希望的,而前者,真的是无限的悲凉。那是在抨击一种社会制度。
今天是三月份的最后一天了,好像我的时间永远都是这么混混沌沌的。只有在开始和结束时有点意识,中间都是一片空白。
四月份原计划是读完借来的七本书的,但现在看来有点难了,加上《终身成长》,还有共读,怕是很难完成。不怕,大不了我下下个月再去借好了。
好好读书,来平复我焦躁的心情。
对了,早上跟我爸视频聊天,谈到喝酒的事情,我爸终于意识到“醉酒只能一时麻痹,根本上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个深刻的道理的,可喜可贺。但愿他能想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