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点钟起床,在酒店匆匆忙忙地塞了包子、馒头和茶叶蛋,再咕噜噜一口喝了一小碗豆浆,冲出酒店,坐地铁赶去故宫。
昨天下午看了天坛后,回到酒店浑身酸痛,稍微躺了一下,晚上又到牛街去逛了两个多小时。
牛街那一段,街上全是人,很多小吃店门口排着几十人的长队。街上飘着烤肉、糕点的香气。我们分开排队,陆陆续续买到东西到手。拿着买好的吃食到排队的人旁边,边吃边聊边排队等候。外焦里嫩的烤羊肉串和鹿肉,第一次吃鹿肉,感觉口感还挺好的。咬一口香酥肉饼,外脆内软肉香扑鼻,满嘴都是香气。惹得旁边排队的人口水直流。
清真菜门口挤满了人,糕点店门口排着长队,洪记包子门口排队绕了几个圈,我们直接放弃了。
买了四五家的东西吃了,基本也饱了。吃得嘴里热气直冒,看到有卖酸梅汤的,立即要了一大杯,酸酸甜甜冰冰凉凉的,几大口下肚,浑身舒爽。
晚上秋风习习,一天的疲惫也消散了。回到酒店一觉睡到闹铃大响。平时都是七点多才起床,还真不习惯早起,想着要去故宫,只得翻身爬起,拖着小孩起床。
出了地铁上到地面,从金鱼胡同走过,来到护城河边。
天空灰白的,还没完全大亮。同行的说今天天气好,不会太热。我说你怎么知道的?她说天上有云啊。我才注意看,原来天有点灰蒙蒙的,不是天还没大亮,而是有云。
一边是高墙,一边是护城河。几人走在护城河边,边走边拍照。古朴的护栏,清澈的护城河水,倒映着依依垂柳,真有种别样的感觉。
随着离入口越来越近,护城河边的人越来越多,都在朝同样的方向快步行走。
由于我们自己没有约上门票,只得报旅行团,要求我们早点去集合。走到入口处,红红的高墙、黄色的瓦给人强烈的压迫感。凹字型的广场已经黑压压的挤了一大片人。我以为我们来的挺早的,结果还有更多的人比我们还要早。用孩子的话说,看到的全是人头,简直是人山人海。
门还没开,大家都外面排队。几十名保安,在场外疏导人群,在入口处用人墙挡着想早点挤进去的人。
排了四十分钟的队,终于开闸放人进去了。再经过二十多分钟的验票排队,终于穿过高大的城门,进了午门,踏入故宫。
穿过城门洞口,广场很宽大,正前方是雄伟壮观的太和门,两侧是偏房。人家在广场上,视野还算开阔。但周边的红墙和顶上的黄瓦牢牢地围着,总觉得是一个巨大的牢笼。
进门不久,导游终于把人聚集齐了,开始了讲解。原来叫故宫的,不止这里一处,还有沈阳和台北两处。这里叫做故宫还不到一百年,以前叫紫禁城。突然有一种历史嗖的一下过去的感觉。
再走过内金水桥,穿过贞度门,看到了太和殿。踏矗立在青石底座上,高高在上。这个殿很少使用,都是重大典礼时才用。与后面的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外朝的中心。
再后面是内廷,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
匆匆走过一遍,听着导游讲着历史故事,结合电视剧场景,想象着明清两代皇帝在这行使权力、处理政务,以及在后宫生活起居,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复杂的宫廷生活在这儿演绎,高墙、宫门和地砖透露出沧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