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是村里的叔公叔婆阿伯阿婶忙的不可开交的日子:插秧啦!我们“细人”(小孩子)可没得闲下来的,要帮忙啊!不过,我们也会从中找到许多乐趣:
插秧时,我们都踩在那被山泉水泡过几天几夜的泥土上,软软的,柔柔的,像是踩在棉花一样舒服。我们“细人”要帮大人们把秧苗拖到他们身边,好让他们顺手拿秧苗插入田地里。秧苗放在一个脸盆大的“秧盆子”里,放满秧苗的盆子还是蛮重的,直接搬到大人们旁边是不大可能的,像我这个小瘦子,哪有那牛一般的力气啊!好玩的是,将放满秧苗的盆子,轻轻地放在泡着水的泥土上,然后,哈哈哈哈哈,只要轻轻的一拖,“秧盆子”就跟着我们跑,“细人”们发现了这个“真理”后好像钓起了一条红色的鲤鱼那般开心,一个劲的往大人们身旁拉过去,一边拉,一边笑,故意使出全身的劲,大力踩踏泥土,让湿哒哒的泥土飞溅起来,泥土在笑声中飞扬,溅得满脸都是,跟小伙伴们也因此笑得更大声,好像很得意自己有这般“神功”一样,兴奋得不得了!有时拉得太快,根本刹不住“车”啊,直接撞在大人们身上,一般来说,大人们都会骂上几句,说我们干活不认真。其实,我们哪是干活啊,简直就是在玩耍。
如果仅仅是玩耍泥土、拖盆子这些哪打发得了那漫长的农活时间呀!很奇妙,孩童时期好玩的事真的好丰富:
在拖盆子的过程中,我们“细人”往往会发现“珍宝”。“天啊!这也太神奇了!它们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啊?阿姐,阿姐,你看它们游泳的姿势好像没有腰一样软。”我大声喊我姐过来看看这像蛇一样的虫子。那虫子比蛇小太多了,就小拇指大,黑黑的,软软的,游起来像蛇在水里游泳一样,我毫不犹豫的把它抓了起来,正往大伯母身边走去,谁知,我大伯母竟然发出世界末日般的惨叫声,这时候,我们都被她“世界末日”般的叫声吓得半死,这突如其来的惨叫,把我们“细人”吓得够呛,我们都以为大伯母看见鬼了,因为在我们村,除了“鬼”是可怕的,好像没啥好怕的啊!原来,这条我抓在手上的虫子是“水蛭”,大伯母平生连“过山刀”(一种毒蛇)都不怕的人,唯独害怕水蛭!稀里糊涂的我正想把我发现的“新大陆”拿给大伯母“欣赏”,“咦?大伯母哪去啦?”我问道。“哈哈哈哈哈”此时响彻这片土地的笑声掩盖了所有的无知与惊慌,大家都在笑,我傻傻的,大家究竟在笑什么呢?是啊,他们干嘛要笑呢?我心想,这帮大人们是不是傻了呀?“哈哈哈哈哈”这次轮到我笑了起来,因为我看到了大伯母已经跑到十几米外的田埂上去了,她去干嘛?她去穿水鞋去了,嘴里还囔囔叫我赶紧把水蛭弄走。
哎呀!时间过得真快,插秧的一天就过去了......大人们从日出一直忙活到日落,“面朝黄土,背朝天”说的就是此时干农活的村民们。插完秧苗,村民们都盼着下雨,因为从上一辈,上上辈,上上上辈,都流传一句话:“秋淋雨水,赢过肥”,意思是在立秋后下一场雨,对于田地里的秧苗来说,这雨水比肥料还要有用得多。说到立秋呀,因为每年立秋时间的不同,村民们便有“六月立秋紧揪揪,七月立秋慢悠悠”的说法,说的是如果在农历六月就立秋了,人们要赶紧插秧,因为在立秋过后大家都不下田了。如果农历七月才立秋,那么留给大家插秧的时间就充裕了。其实啊,别看村民们总是埋头干活,他们流传下来的话可多了,“老传”可多了!“老传”是什么?这你就不懂了吧!很简单,就是说他们藏有好多好多的“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