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全国进入全面抗战,随着沪宁杭华东各地的沦陷,国民政府大举西迁退守川渝。
国难当头时,蒲江大兴人李家钰(字其相)将军率部请缨出川抗战获准,便亲率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七军随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集团军出川抗日,大军沿古蜀道翻秦岭入关中,又转战山西、河南抗日前线。
临行前,川渝人民积极支持子弟兵的救国壮举,作为李家钰将军故里的蒲江民众自然不会落后,各方乡绅志士号召大家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纷纷参与支持中,考虑到川军出川路途遥远、鞍马劳顿,一路上的给养准备是个“大问题”,蒲江人民一合计,子弟兵出川的军粮既要耐放很长时间,又要保证代表家乡的美味,符合条件、最好的军粮当然是蒲江自有的特产米花糖了。于是,全县人民开始赶制大量米花糖为李家钰率领的部队送去充当军粮,又通过李家钰将军的部队带给其他地方的抗日部队。川军出川转战多地参加了大小数次战役,牺牲巨大、作战勇敢,赢得各地人民的赞誉。
时人有记载曰:
“曩者,倭人来犯,川人举全蜀之力,更驱数十万儿女,出川抗战,誓死保家。热血红染黄河水,身躯长眠大江岸;英勇善战,告慰桑梓,悲歌壮烈,感憷乡人,晋冀鲁豫,苏皖浙沪,感川人之无畏,悲川人之凛然,赞川军将士曰"川汉子"是也。”国人释之曰:川汉子乃"川人不负国"之大义哉。盛赞“川人不负国。”
并有诗赞曰:
国难川军赴战场
其相英勇御东洋
西蜀亲人送子弟
益州父老道衷肠
远征中原抗倭寇
驱除外敌保家乡
捧起桑梓一片情
飘香米花充军粮
蒲江米花糖源于此地的千年“茶马古道”的商旅,时人有记载:
千年茶马道沧桑
绵绵脚印话悲凉
饭团火烤充饥品
岁月成就米花糖
时间到了公元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全国人民闻讯,立刻齐心协力支援四川抗震救灾,从地震开始的千里驰援、粮食供应、医护亲临,到后来的对口援建,把因地震而满目疮痍的四川重新建设成“四川依然美丽”。
川人感恩全国人民的无私奉献,感概“国人不负川”。
蒲江民众更拿出当初支援川军出川抗战的“川人不负国”的气概热情,从地震发生起,就准备了大量米花糖开赴灾区,慰问不避风险、战斗在灾区第一线的人民解放军子弟兵和灾区学子。
时人有句赞曰:
大灾无情人有情
蒲江米花挚爱心
危难时刻真情在
赈济学子扬善行
后又遇芦山余震,蒲江人民再援米花糖给救灾的人民子弟兵官兵,时人再续句赞曰:
蒲江惊悉芦山震
川蒲米花助乡亲
军民同谱大爱曲
慰劳人民子弟兵
今年是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又是汶川大地震17周年纪念,回思蒲江人民乃至川渝人民对川军出川抗战的支持,蒲江人民对大地震人民和救灾的解放军及灾区学子的无私慰问,通过一块小小的米花糖发出了大爱的善举。
我们不忘历史,牢记初心,要将这份大爱曲一直演奏下去,让后人传承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