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写不长
▼
这是Facebook公司的一家食堂,走的是校园怀旧路线。
同学们,吃着上面这些美味的食物,你一定会忘记挂科之痛吧。
▼
这是谷歌的。
据说,他们每天大概供应4万份食物。
4!万!份!
这还只是08年的水平。8年过去了,想必这个数字已经刷新好几轮了。
谷歌认为,让员工吃好了,他们就更不舍得离开,这是保持员工忠诚度的—个有效手段。
▼
为什么我以往供职的公司老板都不这样想呢,白白流失了我这样优秀的员工 :(
其实,只要吃好一点,哪怕工资稍低一些,我这样的吃货也是可以接受的。
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关公司,你猜工作餐有多难吃?难吃到,我们几乎不吃!
每天,送餐的人只要一出电梯,隔着我的工位足足还有20米,那种令人难以形容又难以忍受的乌了巴糟的味道就扑将过来。
打开盒饭盖子,清炒油麦菜黑中发着绿,回锅肉汪着半盒可疑的油,红烧土豆已成疙疙瘩瘩一大坨,米饭如果还温热那真是走运。
在经过一上午满负荷的工作之后,与这种卖相的盒饭面面相觑,就算饿上三天也提不起胃口。
于是,大盒大盒的剩饭剩菜,每天白白扔掉。
曾跟老板反映过工作餐太难吃,没想到她“体贴”地说:“所以,你们要多出去见客户和记者嘛,可以在外面吃。”
装在肚子里没有倒出来的话是:知足吧,起码我还管饭,起码你们还有得吃。
那时候,每周一次的红烧带鱼,算是改善生活。那带鱼,有表带那么宽,还是女式的。但也这足以让我们翘首期盼了。
对了,送餐公司每天还会送上一大盆紫菜蛋花汤,汤上荡漾着几片娇羞的蛋花,下面招摇着黑色的紫菜,别小看它,这是唯一可口的东西。
再怎么说,我们也都是大学毕业生吧,但在这盆汤面前,斯文全无。为了那几片蛋花,这帮社会精英全然不顾革命友情,你争我抢,恨不能挽起裤腿下去捞了。
捞蛋花是个技术活:深吸一口气,集中注意力,拿着汤勺,先深深地探到汤盆的底部,再轻轻地浮游上来,慢慢地逼近蛋花,把它拢进勺里。这时,千万别急着往上提勺子,稍一疏忽或用力过度,那蛋花就会滑出勺里,你便前功尽弃。正确的方法是,轻轻握着勺子,缓缓地游到盆边,靠边一刮,成了!
整个动作,要一气呵成,力道一定要拿捏到位,全凭经验积累而成的手感,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好怀念跟我一起抢蛋花的兄弟姐妹。
▼
后来,我去另一家公关公司面试。对方希望我尽快上班,见我犹豫,人力总监跟我说:“我们每天给员工供应早餐,每周五下午会有水果派对。”
说得我心驰神往。
但考虑到这家公司离家太远,所以没有选择它,但我一直心存遗憾。
后来,我跟一位业内朋友偶然聊起这点遗憾,他不屑地告诉我:“我太知道这事儿了,他家的早餐就是10个麻团,硬得像核桃,爱吃不吃。”
他打碎了我心中那个小小的童话。
▼
多年前,我在一家传统报社上班,那家的员工食堂让我怀念至今。
其实食堂提供的品种并不丰富,每天只是三菜一汤。但食堂的师傅们却极其用心,食材新鲜,火候到位,从不偷工减料。吃在口中,滋味或清淡或浓郁,都是食物本身应该有的味道。
因为那家报社经营惨淡,后来我离开了。但因为那食堂,我把辞职日期推迟了至少三个月。
▼
去年,去剧组探一位演员朋友的班,在那里玩了几天,发现一个奇怪现象。虽然剧组厚道地提供一日三餐外加夜宵,但奇怪的是,所有的菜,所有的!吃起来都是一股直冲脑门的大烩菜味儿。
组里一众大腕,戏里英勇打鬼子,戏外每到吃饭时,全都苦着一张脸。
前几天,这位演员朋友新进一个剧组,开心地向我们报告说这个组的伙食好,还发来了工作餐照片,放上来给你们瞅瞅。
看,多么容易满足的舌头和肠胃啊。
▼
可能在有些老板看来:已经提供了不错的薪水和福利,这工作餐的成本,能省则省。
他完全理解不了美味的食物带给人的满足和享受。
我们中的大多数,每天必须呆在公司十个小时以上,像战士一样冲锋陷阵,必须去面对和解决掉工作上的一块块烫手山芋。中午,所有的同事像家人那样,围坐在一起,舒缓神经,放松心情,吃一顿像样的午餐,是多么美好的闲暇时光。
聪明的老板们啊,打开电脑手机,看看群众们对“别人家食堂”的一片羡慕嫉妒恨吧。
一顿过得去的工作餐,难道不是最好的公司形象广告和员工招聘广告吗?难道不是留住员工的胃和员工的心的最好福利吗?
PS:有兴趣的话,可以把你的工作餐拍张照片,发到后台和我分享哈~
我期待着,或者眼前一亮,或者,眼前一黑……
文 | 写不长
图 | 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