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红楼梦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收拾东西,无意中翻出一部《红楼梦图咏》,是最权威版本的原著,综合了多个版本的插图,上中下三册。

这么好的书,竟然还是部新书,一直被我束之高阁,蒙尘多年。

想想这些年,不知道都忙了些什么,说不出来。光阴易过,自思好多年没读过红楼梦了。这个好多年应该在十年以上。

红楼梦的电视剧很小时候就看过,不过原著一直没读。 我第一次读红楼梦,是在高考结束等通知书的假期,一读即入迷,大学里便时不时读一下,不过多数都只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找到自己关注的情节,很少全部连续读一遍了。

倒是也熟,当然有时也会和朋友们争论拥钗还是拥黛,袭人到底有没有告晴雯的密,最后应该怎么结局这一类的话题,也仅此而已了。

这次找到这部书,突然又想重读一遍,名著不厌百回读嘛,顺便做点读书笔记更好。原来读时也觉得这书特别长,大概只关注情节了,没有仔细品味,这次看到厚厚的三本,字数是165万字,作为一本小说,实在是个大部头,难怪担得起百科全书的称呼。

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无疑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座丰碑。红楼梦是部奇书,奇就奇在从易读的一面来说,几乎是只要有一般文化的人都能读懂它,真可以说是妇孺皆可读;但从深奥的一面来说,即使是学问很大的人也不能说可以尽解其奥义。一部书竟能把通俗易懂与深奥难解两者结合得浑然一体,真是不可思议。也正因为如此,两百多年来,它既是风行海内的一部书,也是纷争不已的一部书。

红楼梦一直是部畅销书,从问世的手抄本开始至今。书中人物众多,情节错综复杂,有姓有名出场的人物,有人统计过,男子有二百三十人,女子一百八十九人。能把这么多人的事理清楚,曹雪琴 增删五次实在算少了。

跟红楼梦相关的文学作品太多了,红楼梦不仅研究者众多,而且形成不同学派,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有写续书的,有考据索引的,有品评人物的,有研究风俗文化的,有讨论小说结构艺术创作理论的,有研讨诗词歌赋的,有给配插图的,有歌颂爱情的,有悲叹命运的,各种角度,五花八门。

这让我想到佛经,一本经书,有很多的论著来讨论分析它。大概是佛经也喜欢用比喻,实在不容易让人明白。红楼梦也似乎每个字都有哲理,或者背后都藏着其他意思。

我就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读一本神奇的小说,并不去索引是否跟历史的什么事件有什么关系。写点读书笔记,是点感想吧,就算不深刻,或者是前人早就说过的,也不去管他。权当作是练笔了,如同做练习题一样,多少人做过早就有答案了的题目,也依然很多人去做。

许多人说,《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这是一本书可以永远留在身边,一读再读,在一生的不同阶段给你感悟、启发,给你反省、思考的书。我们不只是在读《红楼梦》,我们在阅读自己的一生。

这么说的话,又隔了十几年,跟读书的时候相比,现在应该能读出一点不同的味道来罢。


无戒365挑战营21#4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近日重读《红楼梦》,写了对书中人物秦可卿,刘姥姥,贾惜春,和妙玉的感想。 友问我说怎么写的都是书中的配角,怎么不写...
    洛清欢阅读 894评论 25 24
  • 整天泡在红楼梦里。 《大英百科》说,“《红楼梦》的价值相当于一整个欧洲”。 评论家认为,“《红楼梦》是我们和世界的...
    小牧心阅读 297评论 0 1
  • 2017年11月29日 17:28 上学时,读《红楼梦》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为了读而读。现在读是想读才去读。体味到...
    晓烛阅读 285评论 1 1
  • 2004年4月3日,我购买了人生中第一部通行版《红楼梦》。在此之前,已通过市图书馆借阅了该书。我这人有个习惯,看过...
    木木家阿苏阅读 441评论 11 3
  •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落花无情人有情,黛玉感怀花儿的飘零流落,不忍被世俗污染,将她们深埋地底,随时间而...
    潇潇欣羽阅读 31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