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姐100天拆书D33:《次第花开》慈悲心和菩提心

【阅读原文】

有的人想,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确应该相互平等,对待动物就不一定。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人只是没有经过认真的观察,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动物与人类相比只是不会讲人类的语言而已,它们对于苦乐的感受与人类没有什么差别。天冷的时候它们会聚在一起取暖,天热的时候也会找一个凉快的地方纳凉。这些年我在藏地和其他地方放生,在屠宰场里看到那些待宰的牛羊,它们看见前面的同类被杀掉,惊恐万状,和人一样会因为害怕而哭泣,有的甚至跪下来向人祈求。所以,认为只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人与动物不用平等,从佛教的角度来讲还不是真正的平等心。

杀害众生,不但与慈悲心、菩提心相违,其果报也非常严重。华智仁波切曾经讲过: “若杀一有情,需偿五百生。”《百业经》云“有情之诸业,百劫不坏灭,缘合应际时,其果定成熟。”如果伤害了众生的生命,没有忏悔,这个果报将来肯定会落到自己的身上。大家想一想,我们平时被针扎一下都可能受不了,到那时怎么去忍受?为了自利利他,大家今后要尽量避免杀生。

【消化总结】

动物与人类一样是拥有感情的,它们也能感知苦乐,比如天冷的时候它们会聚在一起取暖,天热的时候也会找一个凉快的地方纳凉。在屠宰场里看到那些待宰的牛羊,它们看见前面的同类被杀掉,会惊恐万状,和人一样会因为害怕而哭泣。杀害众生,会与慈悲心、菩提心相违,没有忏悔,会有报应的。

【关联过往经验】

记得儿时,我们家也养了一头牛,平时都是爷爷的弟弟在帮我们照料,一到秋收夏种的时候它是最辛苦的。这头牛一养就是五年多,随着年龄大了干活明显不多之前,几个爷爷商量要买一头小牛来替换它。在屠宰它的那天,我不敢前往观看,只记得爷爷回来说,牛当众流泪了,小爷爷看着它也是热泪隐框,后面用一块布给它的眼睛蒙上,就此结束了它的生命。

【设定目标计划】

目标: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行动:

1、父母:每周至少给老爸老妈打一个电话;

2、爱人:多体谅爱人,每周来回辛苦奔波,在外的辛苦;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学会都说:谢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