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氏言诗:麦秀歌

《麦秀歌》是一篇篇幅非常短小的诗歌,全文如下: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从字面去看,意思也容易理解。“麦吐其穗,其芒尖尖,枝叶润泽。那个不懂事的孩子啊!他不亲近我啊!”

《麦秀歌》成诗于西周初年,千年以来常被人传唱。我想这样一首小诗,文辞上固然委婉哀伤,但之所以能流传千年,更多的是这首诗歌背后的历史典故。

是历史的厚重,让人们连带着对这首《麦秀歌》念念不忘。

《麦秀歌》的作者是纣的亲戚箕子。残义损善曰“纣”,所以大抵和“帝纣”相关的,都会是悲伤的故事吧,箕子也不例外。

帝纣昏庸无道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最初纣开始生活奢侈,用象牙为筷子,箕子便去劝谏,可纣不听,于是他便感叹到

“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

此言直到今天依旧意义巨大,既然用了象牙的筷子,必然会去要求玉杯。等玉杯俱全了,又必定会动心思去搜罗天下的奇珍。如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后来箕子多次劝谏,帝纣不听。这时有人就劝箕子了,多次劝谏无果可以离开了。箕子的回答依旧掷地有声。

“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於民,吾不忍为也。”

(身为人臣,劝谏君主不听便离去,这是彰显君主的过恶而让自己取悦于民众,我不忍心这样做。

一句不忍几多辛酸。到最后屡次劝谏纣王不听,箕子没有办法,只得“被发详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披头散发、假装疯癫做了奴隶。并隐居弹琴聊以抒发自己的悲伤)

后来周武王伐纣克殷,纣终于因为自己的败坏而自取灭亡。周武王听闻箕子的声名便拜访了他,向其请教治理天下的道理。箕子一番论述让武王倾倒,“乃封箕子於朝鲜而不臣也”。

就是说箕子这个人懂的道理太深刻,以至于武王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让他为臣而自己为王。

箕子

后来箕子朝周,经过故国商殷的废墟,见原本华丽的宫室倒塌毁坏,竟然野生出了禾黍等庄稼。箕子内心十分伤感。“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又不好大声悲泣,于是就作了文首的那篇《麦秀歌》。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在了解整个史实后再来看《麦秀歌》,无形之中悲伤的气氛由此愈加弥漫。

那个不懂事的孩子啊,不听我的劝谏啊,所以才会落得曾经华丽宫室麦秀渐渐、禾黍油油的下场啊。

我相信哪怕是帝纣,在其最开始,哪怕是坏也不会坏到后面那般无可救药。也许就像是箕子说的那样,“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一切都是渐渐发生,渐渐崩溃的吧。

上天对于帝纣依旧是爱护的,所以会有连武王都不臣的箕子辅佐他。所以说不是国家没有贤良,是帝纣自己行差错路并一意孤行才导致了如此结果。

古为今鉴,过去的人已不可追溯,如今的事却能够把握。与其事后满心哀愁地唱着《麦秀歌》,不若谨小慎微地防范于现在。

现如今,我们有哪些事情是如“象箸、玉杯”一般不良好的开端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7,265评论 0 18
  • 因工所需,本大人开始测试app啦,然后看日志这事我小白了(当然还可以看后台服务的日志啦),不过可以抓包啊,就赶紧搞...
    五娃儿阅读 777评论 1 2
  • 总是在每个值得纪念的事件发生后的几天,才开始有紧迫感,怕忘了,想赶紧把它写完。 9月10日,一场演唱会。 一场关于...
    禾必阅读 164评论 12 1
  • 还记得第一次演讲的时候是在高中很青涩,成绩不好,让自己感觉很不知所措,也很害怕演讲。 刚上大学时老师鼓励我们参加学...
    蝶筱璇阅读 134评论 0 1
  • 最近我感觉自己好满足 心里好愉悦 虽然每天磕题脑子很累 虽然孩子事情一如既往的多 虽然很多微课都没好好消化 虽然我...
    玲萍阅读 157评论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