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端午,北京的习俗里除了包粽子其余的活动并不多,大小超市菜摊也都会时令的摆上各种包粽子的材料。大城市里总是融汇着各地的饮食文化,北京的粽子也从江米小枣演变成了各色各样的风情。不过在很多人心里还是惦念着那份江米小枣的情怀。
无论包什么样的粽子,就像饺子一样,总是自家包的最好吃。小枣的,蜜枣的,八宝儿的,鲜肉的,每家都有自己钟爱的搭配,代代流传,这也是一种传承。粽子并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常食,或许因为这个,家里的人也并不都会包,但是总有一个家庭成员是会揽起这份时令的钟爱,从长辈那儿继承下来,为家人朋友包起这份端午的祝福,年复一年。
小的时候总是父亲包粽子,和父亲一起参与的活动并不多,包粽子却是记忆犹深的,我也自然从他那接了这份“衣钵”。粽叶是就地取材到河边打来芦苇叶,绳子是菜园里割下的马兰。说起打苇叶,虽然钻进芦苇荡里总会被芦苇划伤,还有蚊虫叮咬,但是一年一回的端午包粽子还是很兴奋的事,大体也抵消那份触头,有时还会掏个鸟窝捧些鸟蛋回来,不过后来长大些便不做这事了,也不让大人掏了。头天晚上泡好糯米,打回的芦苇叶和马兰清洗干净放在开水里烫煮出韧性,此时的清香就开始弥散了......
一切准备就绪,拿来马扎,坐在院子的枣树下便开始包起来,开始时总是包的不太紧实,一点点的进步了很多,以至于后来比父亲包的还好了。年复一年,不知道从哪年开始我便成了包粽子的主力,一天包个两三百个不在话下,但无论怎样终是有父亲的参与的,这一包就包了二三十年……
今年父亲做了心脏的大手术,历时两个多月,辗转了几处医院治疗,佛祖保佑终是略有安稳在端午节前出院回家。现今一切材料都是买来的,也不用踌躇去钻苇塘了。我准备好了所有的材料想让父亲一起包,亦如往年一起包粽子的端午节,可惜术后手颤抖的严重无论怎样也包不起来了,今年的粽子便只有我一人包了...…望来年父亲能康复起来还能一起包粽子……
祝父亲安康,纪念这个恰逢端午的父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