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不要等到毕业之后》刚上大一,那时候不知道秋叶大叔的本名只是觉得这个作者的观点很透彻。第二次读已经大三,没想到两年过后依旧启发颇深。信息会过时,但知识永不过时。
扫了目录,直接翻到第五章,这章竟解决了我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考研OR就业不仅是我也是无数莘莘学子永远的难题。完整搬来一段大叔的回答。
我就见过很多同学既拿到考研的录取通知书,又拿到几个好单位的录用通知书,再神勇一点的顺便还谈个恋爱旅个游。谁告诉你6个月考研复习期里,只能做两件事?又有谁告诉你,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只能用在一点上产出才会最高?别给自己制造逻辑陷阱,然后浪费大量时间在里面纠结,有这时间,足够你写一份好简历,然后海投给一百家单位了。
别不信,我还真见过这种人。在读双学位的时候,有个武汉科技大学的学长一边读双学位一边考中山大学研究生。而且是因为双学位绩点达到4.0才被班主任拉到我们班给学弟学妹讲经验。周末上课听课听累了就复习考研,考研复习累了就刷手机。考完高数的当天预计成绩不过线,立即跑到广州去面试。在别人或焦急等成绩或伤春悲秋的时候他已经拿到了三个offer。没错,到最后他也没有考到理想的学校。但你能说他是loser吗?
说到一百家简历,我想到了超哥。一个百度某事业部的大神。比我大一级的过来人。一次我向他抱怨我群面有多渣,水平有多烂,他却问我你有过几次面试几次群面。我掰着指头数了数,“三次吧”。 他弹了弹烟头,轻描淡写却掷地有声。“我投了一百家公司,练到第三十场群面的时候才得心应手。”
后来,他写了一篇文章《你的努力,全都输给了浪费时间》。文章的核心观点是犹豫不决+思而不学,才是最大的浪费时间。我们不断地想要节省时间,但是我们压缩睡眠、拒绝社交换来的时间,却因为犹豫不决而被浪费在更没有价值的自我怀疑中。我们犹豫着是否考研的时候,别人已经背完了一本新东方单词书。我们瞻前顾后的时候,别人早已开始行动。
这或许不完全是我们的错,这个浮躁时代给我们涂抹了一层功利的色彩,做一件事前总是先想有没有回报,可殊不知这样思维方式耽搁了多少本该或挥汗如雨或 热洒青春的年华。我们只有在诚实承认自己身上的无知、浅薄、贪妄之后,才有勇气去应纳远方与明亮。
其他收获:
1与世俗和解而保持自我,与现实妥协而不忘突破。喜欢这句话是因为很贴切地形容了我们这代年轻人迷茫的心境。
2关注细节 如公交车到达时间,(这个在学时间管理的时候我特地观察过😝)如观察高峰期人口是否提高来得知在某些地段投资是否合适。作为媒体领域的学生,更要时刻关注细节。
3章节的叙述方式。理论+实操训练+讲故事的形式使本书更有实践性。经观察发现,如果每节前后附上思考题,读书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应用能力也会增强。“带着问题读书”是我们小学上语文课就开始接触的好方法,现在依旧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