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长恨,绵绵无绝期。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空留余恨了残生。一世浮华若梦,几许愁肠寸断,终是风流灵巧招人怨。繁华落尽时,香消玉殒处,那一湾黄浦江水,仍昼夜如斯,亘古长流。
上海这座城市的气质,不止于外滩和淮海路的十里洋场,还有千万个如平安里般的弄堂。但其灵魂,则寓于上海人的精神气质里。一如女主王琦瑶,只有江南的和风细雨,才能养育出这种细腻温婉,又只有魔都的纷繁,才能塑造出这种精明世故与时尚。美貌端庄镇得住上海小姐的秀场,灵巧娴静过得了平安里的小日子。在那个晦涩的年代,朴素中的一抹看似不经意的小点缀,对服装针脚的近乎偏执的计数,都是时尚的宣言,绝不至泯然众人矣。再如程先生、康明逊、老克腊等一众男主,无一不是温柔细腻善解人意。固然缺乏雄性的阳刚气息,但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又何尝不是这个民族的固有审美呢,也恰恰应和这个城市男人的气质。
出身小家碧玉,王琦瑶是普通的。一场上海小姐的选秀,艳压群芳夺得第三,以沪上名媛三小姐的姿色而言,王琦瑶又绝不普通。其后的命运多桀,爱恨蹉跎,成也美貌,败也美貌。
美貌之于女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美貌,对于拥有它的女人而言,往往是人生的全部。美貌带来自信,也带来优越感。超凡脱俗,艳压群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是美丽的女人所梦寐以求的。但上天对每个人又是公平的,美貌也是把双刃剑,它有多美好,就有多危险。美貌带来的优越感会迷惑女人的心智,一颗沉溺于繁华似锦的心,是没有理智去应对生活的琐碎与坎坷的。不幸的是,在漫长的人生时间里,青春的芬芳绽放只是短暂的瞬间,平淡琐碎往往是生活的本质。社会分工决定着男人对社会的融入更深,男人的优越感来自于用实力证明自己。地位、财富、学识等实力,男人可以用后天的努力来获得。而女人的美貌确是天生的,后天再怎么努力都无济于补。用美貌来要求女人,这是一种深刻的社会不公平,是对女人的不公平。但女人对美貌的追求往往又乐此不疲,是天性,也是社会所造就的。在男人们虎视眈眈的追逐下,美貌带给女人的,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有眼花缭乱的各种诱惑,更有无尽的是非,甚至是多桀的命运。青春短暂,美貌转瞬即逝。极致的美貌是那朵阳光下绚烂多姿的罂粟花,摇曳着让人欲罢不能的风姿,留下的却很有可能是痛彻心扉的遗憾。虽然这不是绝对的,但的确是大概率事件。女人们应该更审慎地看待美貌这个问题,或许,追求更深刻恒久一点的东西,不失为一种更加理性的选择。拥有了美貌的王琦瑶是幸运的,拥有美貌的王琦瑶,也是不幸的。
拥有美貌的女人,到底需要什么呢?
潇洒时尚,温柔暖心如程先生,与王琦瑶可谓郎才女貌,天造地设。这种花前月下的青春萌动,在上海滩政商要人李主任的绝对实力面前,被瞬间碾压成齑粉,灰飞烟灭。王琦瑶宁愿给李主任做小都没有选择程先生。不是因为不喜欢程先生,个中幽微,着实耐人寻味。这里固然有爱慕虚荣的成份,也有一个不谙世事的女孩的无助与被动。若是把这种结果归咎于王琦瑶的势利和软弱,那无疑是肤浅的。在某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绝对的权力和实力是足可以碾压一切的。李主任能给的,程先生给不了,那就是安全感。权力和财富都是面子上的,面子下面包裹着的,是一种绝对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美貌的女人需要,普通的女人也需要。
一曲长恨歌,如泣如诉,如琢如磨。新旧上海滩的饮食起居,风物人情构架着五线歌谱上那几条平行线。一干主角们的爱恨情仇,是平行线上跳动的乐符。演绎着一个美貌女人的骄傲和失落,繁华与落寞。一个王琦瑶的故事,也是世间千百个王琦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