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下午6点,我从单位下班回来。疫情期间的下班时间比之前提前了一个小时,我也提前一个小时到家,回家之后儿子发语音问我“妈妈,平时都是爸爸6点下班回家的,你都是7.8点才回家,怎么现在你回来这么早啊?”此时的我正在吃饭,微信中看到这条通过奶奶手机发过来的信息,听到稚嫩的声音还是化了。看来小家伙对我的工作时间也是习惯了,一直以来他跟爸爸关系最好,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相比较我来说多一些。今天也不例外,疫情期间,爸爸为了能够多陪伴孩子,为了能让孩子准时上网课,选择上单位的夜班。而我是按照单位的要求,每天都要上班。
这条语音柔化我的同时,让我心中暗暗下决心,回家后就是专职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要再忙于回复工作中的微信。工作中的微信群给人带来的烦恼苦不堪言,各种轰炸,牵扯的神经和情绪的波动也很大,这无形中其实也影响了孩子。儿子今年7岁了,突然感觉时间过得好快,再不陪伴这小家伙他就长大了,真的好快啊。有时会陷入因为没有时间陪他的愧疚里边深深不能自拔,自从有了儿子之后每年总有好多次想要辞职的冲动,却有没有资本实现这种冲动,唯一能够做到的也就是通过提高少有时间里的陪伴质量了。
晚上吃完晚饭,跟他玩儿游戏,玩儿到9点多他依然不愿意睡觉,说愿意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玩儿,说的我心里又一阵酸疼。不知道是不是每个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经历?甜蜜着亲子之间的甜蜜,酸楚着亲子之间的分离,想起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也想起龙应台女士的《目送》,对于每一个成长唯有珍惜是最好的送行吧。亲亲我的宝贝,好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