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溯源:诗经楚辞双峰

第四课 溯源:诗经楚辞双峰


我国诗歌历史悠久,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成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文脉指要

诗歌的由来

《诗经》

《诗经》六艺

《楚辞》

屈原

名篇精读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国风·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九歌·国殇
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小试身手

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日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选出下列各项中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同袍:同穿一件外衣。
同泽:大家一起洗澡。

B.兴师:出兵。
同仇:有共同的敌人。

C.偕作:大家一块儿起身。
修:整顿。

D.甲兵:盔甲武器。
偕行:一同前往。

(2)选出对《无衣》这篇作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反映了战土间的友爱合作精神。
B.这首诗表现了战士勇于从军征战的豪情。
C.这首诗反映了征战生涯中的艰难与困苦。
D.这首诗用士兵间相互交谈的口吻写成。

(3)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根据诗歌的这一艺术特点,我们可以推断第二章节中的“泽”应与“________”和“________”同义;第三章节中的“偕”应与“________”同义。

(5)战士们为什么可以“同袍”“同泽”“同裳”,积极修整好武器装备,迅速投入战斗,其原因是什么?请用诗中的一个词语概括:________;也可用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语作答:________。

(6)秦国地处西陲,常与西戎交战。但诗中为何打出周王命令的旗号?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周王想制服西戎,所以下令秦国出兵。
B.西戎不但是秦国的敌人,而且也是整个周民族的敌人。
C.秦国人民要抵御外敌须借周王命令才有号召力。
D.周王为了保护诸侯国,所以下令出动军队。

妙笔生花

请你在以下两个场面描写中选一个,进行写作:

1)根据《鹿鸣》,结合现实中全家聚会,写写宴会的场面;
2)根据《国殇》和《无衣》,发挥想象,写写战争的场面。

披沙拣金

  • 概括
  • 同党
  • 悠久
  • 漫长
  • 财富
  • 琼瑶
  • 呦呦
  • 嘉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7,998评论 0 18
  • 第十三期:《国风·召南·小星》 夏夜星河灿烂,当我们抬首仰望繁星时,这些星对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义。对于旅人而言,...
    无尤小培阅读 856评论 0 0
  • 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襟䄂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魏风·硕鼠⑴ 硕鼠硕鼠...
    剌剌秧阅读 1,421评论 0 6
  • 凉薄清荷 :你好。 学习《诗经》注意: 《诗经》四始:《关雎》为《国风》之始。《小雅》之《鹿鸣》、《大雅》之《文王...
    彤同妈妈阅读 1,827评论 0 15
  • 当黑夜沉寂,一切归于平淡的时候,应该是一个人最脆弱,最渴望陪伴的时候吧,这个时候的我们会卸下伪装了一天的得体的笑容...
    慕何终祭阅读 515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