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的真是快的很,一晃六月已过大半了,月初就说带大宝一起学习六月份的节气,怎奈一直有拖延症,端午都过了,竟还没有实施,一个月就学习一次,还拖到月末,实属不像话。
六月份的节气有芒种和夏至,芒种与上月的小满对应,"芒"指麦类作物已成熟,长满细芒,"种"指秋稻和豆类等夏季需要播种的作物开始播种了,这是一年的农忙时间,人们开始忙于田间地头的劳作时节到了。古人语"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芒种时节始于6月5日至7日,小螳螂破卵生出;别名为"鹏"的伯劳鸟开始鸣叫而喜欢阴凉的反舌鸟逐渐安静下来。南方不少地区进入了阴雨连绵的多雨季节,此时青梅成熟,故称之为梅雨季节,又因天气闷热潮湿,物品易长霉,所以又称霉雨季节。
"夏至"始于6月21或22日,古语有"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此时阳气盛极而衰,鹿角开始脱落,蝉开始鼓翼鸣叫,名为"半夏"的喜阴草药开始生长。夏至的到来标志着一年的炎热天气正是开始,如果有兴趣的话,夏至这天中午12点测测自己的影子,这一天的影子是一年之中最短的,学习到这里时大宝告诉我她们科学老师已经带她们学习过了,她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我也有幸学习到了。
与六月份有关的诗词有东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人描述了自己一天的田园劳作生活,南山坡上种了豆苗,地里杂草丛生,清晨下地除草,夜晚披星戴月,扛着锄头回来,狭窄的山间小道杂草丛生,夜晚的露水打湿了衣衫,这些都不可惜,只是不要辜负了诗人归耕田园的心意就好!"
还有一首唐朝诗人高骈写的《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诗人描绘了一幅悠闲舒适的夏日美景,夏曰漫长,绿树葱郁,树荫浓密,楼台倒影映入池塘,一阵微风吹过,晶莹剔透的水面荡起了层层波纹,满架的蔷薇花盛开了,阵阵花香弥漫了整个小院!"
与六月份相关的习俗当然少不了端午节了,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民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挂艾草菖蒲,做香包,喝雄黄酒,还有许多地方会举行龙舟赛,相传龙舟赛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屈原因苦劝楚王无果,投汨罗江自尽,许多人为了救屈原划着小船争先恐后的去拯救,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都会举行龙舟赛,以驱散江中之鱼,以保护屈原的身体不被鱼吃,不管是什么原因兴起的,总之都寄托了人们对屈原的纪念之情,流传千古,《离骚》中的千古佳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是被人们所传颂!
挂艾草,做香囊又是一种习俗,艾草是一种治病草药,端午节悬挂在门前会驱病,给主人带来一年的健康,香囊里面一般都会放艾叶等中草药,挂在孩子身上可以驱蚊防病。
相传粽子也是人们撒入江中喂鱼为了让屈原身体不被鱼吃,后来每年至端午节人们都会采集新鲜的粽叶(箬竹叶或芦苇叶)清洗干净,然后把泡好的糯米拌上佐料,在加上红枣,豆沙,蛋黄,鲜肉等不同的馅料,用粽叶裹成三角形,再用水蒸熟,然后放凉入冰箱保存,等需要吃的时候加热即可,新鲜的粽子剥开后散发出淡淡的粽叶香味,美味十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