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的材料
2G以上U盘一个
下载arch镜像
镜像地址:arch镜像下载地址
#制作USB启动盘
windows下需要写入工具 rufus百度搜索即可

启动rufus后打开第一项选择iso文件
其他默认。
点击开始(如果有提示下载组件点击OK)
如果出现提示是以iso或者DD模式写入时选择DD 模式
等待提示准备就绪,此时U盘启动盘已经制作完成。
linux下制作U盘启动盘
linux下直接用命令行下就可以制作了
插入U盘
首先打开终端
输入sudo fdisk -l
查看U盘路径
一般会显示Disk /dev/sdX
其中/dev/sdX 是你自己的u盘路径要记住
确认U盘路径后可以开始制作U盘启动盘了
cd到你的iso文件路径输入以下内容
sudo dd if=你的iso镜像文件名 of=/dev/sdX
等待提示完成
(注意你的镜像名后要和of有空格否这会提示出错)
准备工作完成接下来可以开始安装arch linux系统了
将u盘插入你准备安装系统的电脑
电脑关机,接着在开机
开机后进入Blos选择U盘作为第一启动项,设置完成后按F10保存并重启
重启后选择第一个
稍作等待进入系统
用户名root
没有密码
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安装系统了
首先第一步就是链接网络
输入命令 wifi-menu 之后会提示你链接哪个wifi
如果用有线可以输入dhcpcd 进行联网
接着同步系统时间
timedatectl set-ntp true
查看是否出错
timedatectl status
编辑镜像源vim /etc/pacman.d/mirrorlist
查找中国镜像源复制到最开头
不习惯vim编辑器的可以使用nano编辑器
在vim命令行模式下输入/ China 查找到中国镜像源地址
回车后输入大写V选择按方向建下选择第二行后按d剪切
接着gg回到头部找到空白行按p粘帖,接着按n查找第二个源其他步骤同上。
设置好后在命令行下按:wq 回车保存并退出。
开始分区
Blos一般分3个
sda1--------500m-------作为boot启动分区
sda2--------4-6G---------Linux swap (交换空间)
sda3-------剩余空间----/home目录
用fdisk或者cfdisk分区
fdisk -l 查看分区的硬盘地址
一般为/dev/sda
输入sudo fdisk /dev/sda 开始分区
进入后输入n是新建分区d是删除分区
分区完成后输入w保存更改
格式化分区,并挂载
将bios分区格式化为ext2
根目录格式化为ext4
请注意自己的对应的目录是那块区域
mkfs.ext2 /dev/sda1
mkswap /dev/sda2
mkfs.ext4 /dev/sda3
打开swap分区
请注意自己的swap分区是哪块
swapon /dev/sda2
挂载分区
mount /dev/sda3 /mnt
mkdir /mnt/boot
mount /dev/sda1 /mnt/boot
安装系统基本包
首先更新系统镜像源
sudo pacman -Syy
安装必要的系统组件
pacstrap /mnt base base-devel linux-lts linux-lts-headers linux-firmware wqy-zenhei ttf-dejavu wqy-microhei adobe-source-code-pro-fonts
生成fstab文件
genfstab -U /mnt >> /mnt/etc/fstab
切换环境
切换
arch-chroot /mnt
配置时区(上海)
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硬件时间
hwclock --systohc
安装驱动程序和网络管理程序等
pacman -S intel-ucode xorg-server xorg-twm xorg-xclock xorg-xinit iw wireless_tools wpa_supplicant dialog netctl networkmanager networkmanager-openconnect grub vim git curl bumblebee nvidia-dkms nvidia-utils nvidia-settings xf86-input-synaptics
systemctl enable bumblebeed
systemctl enable NetworkManager.service
设置语言
将/etc/locale.gen中en_US.UTF-8的注释去掉
避免中文乱码,推荐先使用英文
vim /etc/locale.gen
locale-gen
配置 /etc/locale.conf文件
vim /etc/locale.conf
写入
LANG=en_US.UTF-8
安装引导
grub-install --target=i386-pc /dev/sda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创建用户
useradd -m -g users -s /bin/bash 用户名
passwd 用户名 #设置用户密码
passwd #设置root用户密码
退出当前环境
exit
卸载新分区
umount -R /mnt
拔出u盘
重启电脑
reb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