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街头四处遍布各种商店,而杭州日报前不久报道了一个由医学生所开的与众不同的面包店。
独特之处在于面包店店主黄同学,他是浙江大学一名本硕连读7年半的医学院研究生,一次偶然看到了BBC记录片《保罗教你做面包》,于是放弃了出国读博的打算,立志要开一家面包店。
开始他租住在300元的房子里边打工边苦心研究面包方子,终于开出了属于自己面包店。父母很不理解他,如果要开面包店初中毕业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读研呢?
而黄同学却觉得:读书是为了开阔眼界,做好吃健康的面包是自己的理想。
有好事者批评说:黄同学这是在浪费教育资源,身为国内名校本科加硕士,学费加上各种奖学金,家庭付出的成本并不高,但是黄同学占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学费补贴等教育的优势资源,就应该贡献更多的价值。一个名校医学硕士对社会的价值远比面包师更高。人可以有理想,但理想不是建立在对资源浪费的基础上的。
看到这个评论,我着实觉得好事者对于就业工作、人才标准等问题的看法值得商榷。面包师与医生之于人们的健康生活同等重要,健康的饮食会减少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
当然这位从教育资源入手的批评者肯定不是学医的,因为不了解学医的苦楚,达不到心理上的共情,明白不了不喜从事医学工作还要苦苦挣扎的感觉。
黄同学身为浙大的高材生,尽其所能为了做出更健康的面包,这是一件小事,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关键是,相比做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作为面包师的他正在努力做一个最舒服的自己。
其实,这世界终有一天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唯一不变的,是我们的人生终究是短暂芳华。
无论人生会有一个什么样的选择,请努力做一个最舒服的自己,一个情绪安稳、热爱生活的自己,一个自信大方、渴望自我实现的自己。
这也许对于人生更有价值。
多年前,一则以《北大毕业生长安卖肉》为题报道了曾为文科状元陆步轩流落街头卖猪肉为生的新闻,引发全国的热议,也有很多人对北大高材生落魄到卖猪肉感到惋惜。
后来,陆步轩在另一位北大毕业生陈生的帮助下,开始合作建立“壹号土猪”,不但自建农场、终端布局科学化养猪,同时还加强质量把控,档口采取自营。随之还成立了“屠夫学校”,北大“猪肉才子”陆步轩做名誉校长,并为“屠夫学校”撰写20万字的教材,他的自传《北大屠夫》也成了当年的畅销书籍之一。
从落魄卖猪肉为生的北大才子,陆步轩华丽转身成为北大的座上宾,甚至连校长也出来说,北大学生可以做领导,可以做科学家,也可以卖猪肉,人们对就业观念、人才标准和社会分配等诸多问题的需要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其实,我们有时候会在想什么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成功呢?是要看他是主动,还是被迫做出人生的选择;是看他在迎合社会评价,还是在做自己天性,最喜爱、最适合的事情。
回答这样的问题真的不容易,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这样的苦苦挣扎,用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试图寻找最适合的答案,其实也是做回最舒服的自己。
人生有那么多岔路,面对选择无所适从的时候,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也许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