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宦宇栋
从影院出来的时候,情绪一直没能平复,却平复了很多最近野蛮生长的焦虑,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多答案,这些答案就像是心里的一只手电筒,许久未用却突然被打开亮起了灯,心扉与前方一片光明。
影片中的人物,也都是在某个瞬间被别人打开了心里的灯,这些灯在发出光芒之前,有无数的煎熬、漫长的焦虑、无尽的孤独、别人的嘲讽与否定,自我的怀疑与停滞……它们与黑夜并存,周围黯淡无光。好在光亮之后,踮脚的少年挺起身子,整个人生被这份光芒照的通亮,他们义无反顾,眼里有光,像是在说:我是佛系,但我是斗战胜佛系。
我将他们的人生转折称为“带灯时刻”。
很多年前,我在知乎回答过一个关于人生彷徨的问题,我说:人生最大的矛盾就是,父母给的路不想走,自己选的路不好走。
在1923年那个时代,对于学生吴岭澜来说,思考人生似乎是一件很“羞耻”的事,心属于哲学,却执念于实科(理科)对自己对国家的将来更有用,咬牙硬啃终日学习,却在成绩登榜的年代排在最差之列。
十多年后,作为清华大学哲学教授的他,可能永远都不会忘记,在自己最无助最彷徨的那个下午,老师梅贻琦一语道破他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中是一种丧失真实的踏实,并告诉了他什么才是真实:
“真实,就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溢满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老师这段话,就像星星之火,直到有一天,泰戈尔访问清华大学,这颗火种终于燎原。
他在泰戈尔的眼神中,在林徽因、梁思成等人的眼神中,看到了老师所讲的那种,从心灵深处溢满出来的平和与喜悦。而泰戈尔正在讲“对自己的真实”有多么重要。
那一刻,有一束光照进了他的心里。
这是学生吴岭澜的“带灯时刻”。
“此刻我终于不觉得思考人生是羞耻的,甚而是你们人生必须的。”
多年以后,在遥远的昆明,西南联大,他将这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和平和,传递了给学生沈光耀。
这份思考人生的态度伴随了沈光耀很多个日夜,在静坐听雨的课堂里,在日军狂轰乱炸的废墟里,他都在想自己存在的意义。终于在陈纳德招募“飞虎队”成员时,他找到了这份归属。
后来,当飞机出现在那片天空时,伴随的终于不再是警报声。
后来,有一群食不果腹的可怜孩子们,终日仰天等待一个叫“晃晃”的飞机送来食物,那变成了他们所有的信仰。
后来,当中国空军能够在自己天空中与日军正面交锋,直至同归于尽精忠报国。
每一次飞过天空,每一次救助孩子,每一次转弯、躲闪、杀敌,年轻的沈光耀心里一定不断地重复着那天在台子上,组建中国空军的陈纳德说的那番话:
“这个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那一刻,有一束光照进了他的心里。
这是预备军人沈光耀的“带灯时刻”。
60年代的中国,作为研究核弹事业的高材生陈鹏,与众多影响中国进程的大师们一起,成功研制并爆破了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可谓是国家栋梁。
当喜欢的女孩王敏佳被诬陷直至身败名裂,所有人要与她划清界限,他选择了不抛弃不放弃,选择了帮助,选择了共患难。
当最好的朋友李想因害怕失去“支边”的机会,而逃避责任,致使酿成悲剧。他只是轻描淡写用一句美丽的谎言“逝者已逝生者如斯”选择了原谅,选择了释怀。
因为他太知道艰难生活的不容易,太了解当一个人一无所有时的无助与渴求。
他内心深处永远记得,在自己很小的时候,终日饥不择食食不果腹,有一位叔叔总是开着飞机扔下来很多食物,他们把那位叔叔和飞机合称为“晃晃”,因为他们头顶上面晃儿晃,下面就不会有人饿死。
年少的陈鹏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叔叔那样,成为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
当很多次抬头看到“晃晃”的时候,都会有一束光照进了他的心里。
那是小孩陈鹏的“带灯时刻”。
当张果果被上司背叛当枪使,而被公司辞退时,我当时的第一反应居然是:
老子清华毕业,还长的跟张震一样帅,到哪儿找不到一份好工作。
可他显然没有这么乐观,同先辈们不一样的是,张果果所处的现在这个时代,愈发的不近人情。
光顾多年的菜店买肉仍被参假,被上司背叛当枪使,出于好心利用商业计划,想要救助贫困的四胞胎现在却因项目失利,还得要自己担下。
六扇门里太龌龊,不如六根弦上取磊落。他怕四胞胎家人缠着自己,还是一次次掏出名片让他们有事打电话,听到“没暖气娃娃冷”,还是转身为他们找了两居室。虽然他常常面无表情,穿着一身铠甲,甚至一丝丝的装腔作势,努力地让自己跟上世俗的节奏,可终归没能敌过那一颗永远没变的赤子之心。
直到有一天这份赤子之诚在他心里画上大大的感叹号。在医院看到了四个孩子的时候,想起了父母每年坚持要去给救命恩人李想扫墓,想起父母讲过李想当年把全部食物留给他们,自己饿死在找人的路上,想起父亲在去扫墓的路上对他讲过:生命当中有些事情必须要做。
也许陈鹏当年告诉李想的“逝者已逝生者如斯”,就是对生命延续的最好解答。如今,四个生命因张果果的救助而继续延续。
孩子的窗边亮起了张果果涂抹的斑斓,他自己的内心也有了这份色彩,他听见了自己心里的珍贵。
影片结束的画面是张果果的一段内心独白: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会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的念头来。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不过也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等你们长大,你们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记了自己的珍贵。愿你在被打击时,记住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那一刻,他遇见了自己,有一束光照进了他的心里。
这是都市白领张果果的“带灯时刻”。
那是他们的带灯时刻,也是我的带灯时刻。
通往理想的方式各不一样,有的人选择了带刀前行,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与拟想的敌人拼杀,与世界拼杀,与时间拼杀,与自己拼杀,最后伤痕累累。有的人选择了带灯前行,义无反顾大步向前,也许是东是西已不重要,灯亮的那一刻起,前方已是一片光亮。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很多开灯的时刻,有人选择了拿起手电筒踏着光芒低调前行,有人却选择了拿起手机亮光开锁大声问到:老板,WIFI密码是多少?
愿你带灯前行,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