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谈读书》阅读笔记――话题四:全凭兴趣读书的利弊。

话题四:全凭兴趣读书的利弊。

原文:“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者在性质上毫不相关。一年之中可以时而习天文,时而研究蜜蜂,时而读莎士比亚。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书当做工作而只当做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对于他,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有些有趣的书他须得牺牲,也有些初看很干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啃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


这段话分析的真是精妙!感觉就像在写我,因为我以前更多时候就是那种全凭兴趣乱读一气的读者。今天读读推理小说,还没看完明天就开始读绘本,后天又是散文随笔……看自己的书单,真是五花八门、炫彩夺目。虽然整个阅读的过程非常过瘾,可是读完却有种恍惚不定的飘忽感,不但没有锻炼出“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相反恰恰正是“泛滥而无所归宿”,一切如无根之虚木,不成系统。现在想来,那时的我其实是非常心浮气躁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开始学着把心思慢慢收回来,沉下心来读一些难啃的书,也会直接阅读一些英文原版书籍。如果实在不想读或读不下去的时候,我也不会强迫自己,而是停下来去干其他事情,放一段时间再继续读,等到终于读完全书,真有一种豁然开朗焕然一新的感觉,那样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与早前泛滥而毫无章法的阅读体验大不一样。

当然,这并不是说全凭兴趣阅读给我没有带来任何好处。其中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让我这么多年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即使在工作最忙最累的时候,我也会抽出时间阅读。以前的我经常出差,那些流淌在出差路途上的时间,几乎都被我拿来阅读或发呆,现在想来,那些在别人看来可能充满了辛劳的高频次出差,对我来说感觉还不错。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好处就是让我很享受独处的时光,尤其在阅读的时间里,我会感觉到全身心的放松,似乎在那种状态下的我才是一个真正的我,没有伪装与掩饰,没有防备和紧张,一切都很自然。当然这也与我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不过我并不觉的有什么不好,既然我们短暂的一生像彗星般讯忽,为什么不遵从心之所向,而要一味迎合别人呢?就像我很喜欢的村上春树曾描述过自己的这样一番话:“我这个人是喜欢独处的性情,或者不是那么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独处的时间,跑步也罢,写作也罢,我都不感到无聊。”

总而言之,只要是沉浸在阅读的时光里,我总是快乐的,但是我并不满足把阅读仅充当享乐的手段,因为那些沉下心去思考去阅读的时光,会有着更持久更深沉更饱满的欢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朱光潜 声明 | 文章内容选摘自《与美对话》,转载请联系后台 十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谈读书,这问题实在是...
    世图好书阅读 5,458评论 0 5
  • 2016-03-12 朱光潜是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读过他的几本书,他能够讲理论读物写的深...
    核好柿阅读 3,287评论 1 2
  •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
    做自己的CEO阅读 3,795评论 2 10
  • 1 一个周末,和朋友一起吃了顿饭。席间,他说,有一种人不能交往,那就是不懂感恩的人。 我问他何出此言。 他说,以前...
    Yang沐汐阅读 9,940评论 0 2
  • 是谁 有一个蓝绿色的长鼻子 和黄色的大眼睛? 是绿色大怪物! 这是一本非常有创意的玩具书。作者设计了一种巧妙的方式...
    萨拉透阅读 8,930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