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仿若被无形的力量驱赶着,在追逐梦想与名利的征途上匆匆前行。然而,总有一些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诠释着人性中至纯至美的情感——孝道。我们的战友仪洪涛,便是这样一位令人动容的典范,他的故事,恰似一束暖彻心扉的光,照亮了我们灵魂深处的角落。
洪涛战友年已古稀,本可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安享闲适的晚年,但为了照料93岁高龄、渐入暮年的母亲,他毅然决放弃沪地的舒逸,风尘仆仆地回到老家菏泽,到老母床前陪伴两个妹妹悉心尽孝。在当下,许多人为了所谓的“更好生活”背井离乡,将父母留在老家独自生活,仪洪涛的这一抉择,显得格外难能可贵。他的孝行,并非是那些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平凡日子里的耐心陪伴。每一次为母亲递上的一杯温水,每一句轻声细语的关问,都凝聚着他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与敬重,彰显着血浓于水的母子深情。
我和战友卢复忠听闻仪洪涛的事迹后,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这份纯粹的孝心,让我们由衷敬佩。于是,我们精心筹备,带上满满的心意,驱车五百里,奔上前往菏泽的路途,只为看望这位幸福的母亲,同时向洪涛战友表达慰问与敬意。出发前,我们精挑细选了一幅写有“寿”字的精美字画,那一笔一划都饱蘸着我们对老人最诚挚的祝福,祈愿她健康长寿、福泽深厚、尽享天伦。我还特意为仪洪涛的孝行写了一首诗,字里行间满是我们对孝道的尊崇与敬重。
当我们满怀期待与激动的心情抵达菏泽,仪洪涛和战友刘传卿早已等候多时,俩战友热热情地迎了上来,忙前忙后,尽显战友间的深厚情谊。仪母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尚好,眼神中透着慈爱与温和,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痕迹,却也沉淀出了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淡然与从容。
我们郑重地将字画和诗卷呈献上来,那一刻,我们清晰地看到仪洪涛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在与他们促膝长谈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个家庭的温暖与和睦。仪洪涛缓缓讲述着照顾母亲的点点滴滴,那些看似琐碎平常的日常,却处处饱含着无尽的耐心与爱意。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细节,都深深打动着我们,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孝道的内涵。
这次菏泽之行,于我和卢复忠而言,是一次美好的心灵洗礼,收获颇丰。我们亲眼目睹了真正的孝行,它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空洞承诺,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陪伴与无私付出。仪洪涛战友用他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孝行的真谛,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刘传卿战友的热情接待,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战友间那份跨越时空、始终不变的深厚情谊。
离开菏泽后,仪洪涛战友和他老母亲的身影,以及刘传卿战友忙碌的样子,始终在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这次菏泽之行让我深刻明白,无论生活多么忙碌,无论我们身处何方,都不应忘记家中的父母,他们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愿这份孝道的温暖,如同星星之火,能够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家庭被爱与关怀所环绕。
在此,将拙作《赞洪涛孝行》诗分享给大家,以表对孝道的尊重:
沪上舒逸不恋留,归乡侍奉解亲忧。
古稀犹有拳拳意,床畔承欢岁月柔。
耄耋萱堂恩似海,一腔孝念志如丘。
人间至善传佳话,战友高风美誉留。
同时,分享一副古楹联,与诸君共勉: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