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整理通讯录,我删掉了一个认识8年的闺蜜。
不是因为吵架,而是某次聚会后,她反复跟我确认:“你现在工资真的比我高两千?那你年终奖是不是也翻了倍?”
语气里的试探像根细刺,扎得人不舒服。
后来我才知道,她私下找共同朋友打听了我3次薪资,甚至翻遍我朋友圈找 “炫富证据”。
这个曾经陪我在出租屋吃泡面、说要一起扎根大城市的人,终究还是被 “比较” 磨变了味。
这是一个朋友跟我吐槽时分享的故事,她说“好朋友之间一旦出现了过度比较,这关系就没办法继续下去了。”
这让我想起在腾冲时跟一个姐姐做访谈拍摄时,讲到的关于塑料姐妹花的话题。
真正的姐妹,从不是 “永远一致”,而是 “我和你不同,但我懂你的不同,并为你的不同而骄傲”。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条评论:
“我故意跟合伙人说公司亏了钱,想看看他会不会共患难,结果他第二天就提了散伙,还卷走了客户资料。”
从字里行间我看出了失望和崩溃,也觉得非常可惜。
人性从来不是考题,你非要设局试探,最后只会把自己的真心赔进去。
那些 “测试人性” 的人,都在自掘陷阱
莫泊桑在《我的叔叔于勒》里写过一段非常戳心的情节:
于勒挥霍家产时,被家人骂作 “败类”,连名字都不愿提起。
后来听说他在海外赚了钱,家人立刻把他的信裱起来,逢人就说 “我弟弟要带我们过好日子了”。
可当一家人在船上撞见卖牡蛎的于勒——那个衣衫褴褛、满手老茧的老人,父母却慌忙捂住孩子的嘴,拉着他绕路逃走,仿佛多对视一秒都会沾上穷酸气。
小时候读这篇小说时只觉得这家人太现实了,长大后才懂得:现实就是如此,这哪是小说,分明是生活的照妖镜。
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
有姑娘想测试丈夫的忠诚度,让闺蜜假装陌生女人撩他。
一开始丈夫还礼貌拒绝,可架不住闺蜜 “步步紧逼”,最后竟真的聊起了 “私下见面”。
姑娘拿着聊天记录质问丈夫,对方又惊又怒:“你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好好的婚姻,就这样成了一场闹剧,最后以离婚收场。
还有人创业时,故意把利润报表做低,想看看合伙人会不会 “不贪小利”;有人借朋友钱,故意拖延不还,想测试对方 “是不是真大方”。
可结果呢?要么朋友反目,要么感情破裂,没一个赢家。
人性是禁不起测试的,你以为在测试别人,其实是在给自己挖坑。
人性里的 “暗”,不必非要照透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两个自己’,一个想做好人,一个藏着私心。”
之前公司有个同事,平时对人特别热情,谁有困难都愿意帮。
可去年晋升时,她却悄悄给领导发了邮件,列举了竞争对手的 “缺点”,把对方偶尔的失误放大。
最后她如愿升职,却再也没人愿意跟她交心。
我当时觉得她 “很虚伪”,朋友却摇摇头:“她不是坏,只是那一刻,‘想赢’的私心盖过了‘想做好人’的念头。”
人性就是如此,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因为在他那里,他是对的,只是站的角度不同而已。
处在不同的能量频率中,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有了不同的语言和行为。
人性里的这些 “暗”,其实很常见:
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心里会忍不住 “酸” 一下;遇到利益冲突时,会下意识先考虑自己;明明知道该帮别人,却还是会犹豫 “会不会麻烦自己”。
这些不是 “恶”,只是人类在进化中留下的生存本能。
就像植物会朝着阳光生长,人也会本能地趋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但很多人偏偏不明白这个道理,非要把别人的 “私心” 揪出来,喊着 “你怎么能这样”。
其实你不需要知道同事是不是在背后议论你,只要他没害你,平时能好好合作就行。
你不需要测试朋友是不是 “绝对忠诚”,只要他在你难的时候没落井下石,就值得珍惜。
你不需要要求伴侣 “毫无私心”,只要他愿意为你妥协,把你放在心上,就已经很好了。
就像家里的衣柜,谁都知道里面会积灰,但你不会天天把衣服都翻出来,非要把每一粒灰都擦掉。
因为你知道,比起那点灰,衣服能保暖、能让你体面出门,才是最重要的。
真正成熟的人,都懂 “与人性共舞”
与人性相处,不是要 “消灭私心”,而是要 “看见私心”,然后找到平衡的办法。
就像两个人跳舞,你不能要求对方完全跟着你的节奏,而是要互相迁就,才能跳得好看。
1.别把 “炫耀” 当分享,给别人留几分体面
杨绛先生说:“别晒幸福,别晒甜蜜,别晒发达,也别晒成功。”
不是不让你分享快乐,而是要懂得 “分寸”。
比如你升职加薪了,没必要在朋友圈发 “月薪破万啦”,可以说 “最近项目顺利,终于没白熬”;你买了新房子,不用晒房产证,可以说 “终于有了自己的小窝,以后能好好做饭了”。
人性里的 “嫉妒”,往往是被 “差距” 逼出来的,你少一点炫耀,别人就少一点难堪,你们的关系也能多一点安稳。
2.别把 “希望” 放别人身上,自己的伞才最靠谱
之前有个读者跟我吐槽:“我以为我妈会帮我带孩子,结果她非要去旅游,我现在只能辞职在家,好委屈。”
我特别理解她的难处,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哪怕是亲人,也没有义务为你的人生负责。
你指望别人帮你撑伞,万一对方要走,你就只能淋雨,只有当自己有伞的时候,也能走得从容。
3.别把 “底线” 当摆设,该说 “不” 时别犹豫
善良没有错,但要有底线。
别人让你帮忙,你能帮就帮,但不能耽误自己的事。
别人跟你借钱,你愿意借就借,但要想好能不能要回来。
别人触碰你的原则,你别害怕得罪人,该拒绝就拒绝。
你的底线,才是别人对你的态度,因为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允许的。
放过人性,就是放过自己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 “完美的关系”,只需要 “舒服的相处”。
不用要求朋友永远对你真心,不用期待伴侣永远对你忠诚,不用指望别人永远对你好。
接受人性有弱点,接受关系会变化,接受生活有遗憾,其实也是一种成熟。
看到这样一句话:“人性不是用来考验的,是用来理解的;不是用来改造的,是用来接纳的。”
你不用非要把人性的 “暗” 照透,也不用非要让别人按你的想法做事,只要你守好自己的初心,做好自己的事,珍惜那些对你好的人,就已经足够。
别再用 “试探” 消耗自己了,也别再为人性的 “不完美” 难过了。
真正的幸福,从来不是 “别人都对你好”,而是 “你能坦然面对所有好与不好,依然能把日子过好”。
❤️如果你也认同这个道理,不妨关注我,会持续分享,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