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年华的判决书


昨天晚上,我看见话题“为什么一定要努力”从知乎热搜榜底冒出来的时候,就猜到它一定会火。今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发现它不仅火了,还带火了另一个话题“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我突然惊醒地看了看我自己:从早晨阳光打入宿舍的第一秒,到深夜脑海中的最后一丝火花停止跳跃,这十多个小时堆砌起来的一天又一天,仿佛没有一刻属于我自己。我也许和我的同龄人,或是和屏幕前的你一样,已经被焦虑下了判决书。

我开始问我自己,我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焦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当我回望很久以前的生活,我记得那些个黄昏的夕阳,青葱年少的孩子们,骑着单车慢悠悠的晃出校门,mp3里流下的旧音符不够承载一半的美好。在那个还不知道远方的路口有几岔,还不知道未解的明天有几何的时光里,焦虑定然是不曾有过的。即使当时哼着以为最忧郁的流行乐,用以为最忧伤的文字装点自己的资料卡,现在看来也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

我和很多人一样,懵懵懂懂地被送到了高考的门前。多少年以前,我也不会想到,我走出那个小县城的18岁,同时也是年华给我下达判决书的18岁。我终于不再有资格肆意地去挥霍光阴,不再有资格忽视命运铺在我面前,而必须要走过去的路。

年华给我的判决书更像是一种警醒:我必须努力奔跑,从我的18岁开始,一直到我完全倒下的那一天。当我以为18岁那年赢在了高考起跑线上的时候,发现周围跟在我身边的人虽然少了,却姿态各异。他们有的还能哼点小曲,仿佛达到这种速度毫不费力,有的人已经面红耳赤,我知道他要掉队了。

我知道我前面还有坐着父亲的汽车扬长而去的人,我的身后还有把父母背在身上步履蹒跚的人。但是我不敢停歇,因为这个赛道太拥挤了,我只要一停下,仿佛马上就会被后面的人踩在脚底。或者说,这个旅程更像一次攀岩,只敢抬头看头顶有多高,却不敢低头去看下头还有多深。

母亲多次和我说,如果以后实在没有出路,就回到家乡的县城吧。而我自己却很清楚的知道,见过了上海的十里洋场,见过了北京的皇城帝气,又怎么会再安于在那偏僻的一隅,重蹈自己前18年的岁月?

我敬畏每一个带着疲惫,带着满身焦虑,四处奔波打拼的年轻人。即便这是命运使然,即便他们自己也无法预测和掌控自己未知的明天,至少他们从被宣判的那一刻,他们就是命运的反抗者。是他们,撑起了这个时代的脊梁。

文/西风

本文首发公 号  *西风煮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