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货大脑是如何开窍的,有了它,问题迎刃而解!

        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向上司提出你精心设计的方案,却被泼了一头冷水;要求下属加班,下属以沉默相对抗;和家人谈“开源节流”,他却只当是耳边风;要邻居遵守公德,对方却依然我行我素;要你的另一半浪漫些,对方却还是像根木头一样;请朋友还钱,朋友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推托。

        当你遇到这些情况时,你是沉默以对,还是尖刻批评,抑或拍案而起?

        就在昨天,我家就上演了一部这样的剧本:我兴致勃勃的找老公商量给孩子找一个数学家教,并给老公讲了孩子试听的情况,老师和孩子都感觉很好,我也觉得这个老师我很满意,但是当我一说到费用时,老公一听一小时260元,就立刻表示不同意报名,而且他还振振有词的说让我我来给儿子辅导就行。瞬间,我就感觉一股热气充上脑门,强忍着说:“高中数学太难,我辅导不了!”没想到老公不依不饶居然说:“你要提前备课预习……”

        我的火一下就爆发了,对他说:“你是不是有病,你自己不教,让我教,我上着班,坐着家务,还得给你儿子当着老师,你咋不干,你以为你娶了一个天才管家回家吗?真是一本万利啊!你自己咋不教来?”

        老公气的发抖,沉默片刻说:“我看你病的不轻,我每天忙的加班加点,为了谁!你这是想要类似我,等我累死了,你就高兴了!我现在辞职,回家教孩子,你愿意吗?”

        我听了简直要发疯了,心想这个人怎么还倒打一耙,气氛的说:“好啊!双手赞同!就怕你自己不舍得,整天说为了我们,还不就是为了你自己那点虚荣心!自私自利的家伙,别以为我看不出来!”

        最后大家都生气的懒得再相互搭理,找家教的问题就不了了之,到现在我还有一股气憋着,恨不得找机会好好修理一下他。

图片发自简书App

        沉寂下来,仔细想想,这件事情由讨论请不请家教?如何给儿子补习数学?演义成了相互埋怨对方不够体贴,相互埋怨……是什么时候发生了转变?让我们来看看问题是如何演变的?

        开始我打算与老公商讨请家教帮儿子补习数学的事情,当老公否定我的提议并提出他的观点时,我的思想就开始发生转变了!此时的二货大脑已经不听使唤,忘记了谈话的目的。

        接下来听到老公要我花那么长时间备课教儿子,心情立刻崩溃!脑子里只有一句话“这个男人太没心肝,没良心了!”

        于是,上演的自然而然就是相互攻击,指责,甚至谩骂了!


        如何改变这一僵局呢?在《关键对话》这本书中,作者给出来一个四两拨千斤的谈话技巧,防止我们的谈话偏离目标和动机。

        作者在文章中讲到,我们常常在面对难以解决却又会对生活品质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时刻”,不是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应对,就是以强硬的方式解决,在对方心里留下不愉快的阴影。但是对话高手在展开高风险对话时,总能做到始终关注目的和动机不动摇,机智的进行交谈,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或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对目标的关注包括两方面:

          ①清晰目标。清楚自己通过谈话希望获得什么?

          ②避免非A即B的“傻瓜式选择”。即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式的选择。在棘手问题面前,即不“逃避”也不“对抗”,而是勇敢机智的进行对话,寻求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当一次平常的谈话转入关键对话的时候,使我们不偏离目标,更关注问题的解决。关键对话,是两个或更多人直接进行的讨论,它有三个要素:①事关重大,②意见不同,③情绪激动。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参照上面的做法,如果今晚,针对给儿子请家教的问题,跟老公再进行一次交谈,我讲会刻意使自己始终关注目标,避免非A即B的傻瓜式选择,争取双方就如何帮儿子补数学的问题达成一致。

        首先,清晰我的目标是:给儿子高效的补上短板:数学!

      其次,避免非A即B的“傻瓜式选择”,谈话重点是寻找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在对方提出的方案和我的方案之间不断优化,关注解决双方的问题和疑虑,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我可以这样说:

        “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想把儿子的数学拉下的课补上去。”

          “分歧是:我提的请家教太贵,而你提的让我教,我认为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也达不到好的效果。”

        “如果你愿意承担一部分任务,我可以考虑我们两个共同教儿子数学,同时我还是有些担心教学质量和效率。我会找一套比较适合儿子学习的教案,每天带他学习和做题,你是否愿意每天晚上给儿子看作业,建立错题本并进行标注解题思路,这样我可以第二天再让孩子对错题补习一下,这样我觉得我目前的精力还是可以做到的。”

        ……(继续交谈,时刻提醒自己关注目标,避免非A即B式的傻瓜式选择,针对老公的回答和提出的问题继续交谈,直至有一个双方都认同的方法。

        这个方法的重点是,你首先要识别出你已进入关键对话,大量的刻意练习和复盘,有助于你培养良好的习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