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敏要辞职了。
进入公司5年,晓敏已经完全熟悉了这个工作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坦白讲,相较于公司内部人员,无论是业务能力到人际交往,她都做得很好;相较于其他同龄人,无论是工作环境还是收入水平,她也都是我们羡慕的对象。
然而就在大家都艳羡的时候,她却打电话给我说。她最近想要辞职了。
“这个工作多适合你啊,生活稳定、收入不菲,况且你做起来毫不费力。”我不解地问她。
“就是因为太熟悉、太顺手,所以我想换个环境。”晓敏说。
她一向有自己的规划,我也就没再细问。
很巧,两周后的一项活动里,我遇到了这个不安现状的姑娘。
“怎么样,有没有遇到心仪的工作?”我本以为她已经在着手新的去向,所以想扯开话题聊一聊。
“我还没开始准备呢。”她一边收拾手边的材料,一边说,“我现在忙着做一个系统报告。”
“哦?你不是说要辞职吗?怎么还这么忙,做这么复杂的报告?”我侧过身看着她。
“对啊,就是因为要离开。所以我想把我这几年在公司里做的东西详细地梳理出来,把我经手的项目情况汇总清楚,把我所有的资料整理出来,还有我看到的问题,以及一些尚不成熟的想法……”她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资料,一口气说了好多的话,然后停顿了一下,“我想整理一下,把有价值的东西,留给公司。”
“我想把有价值的东西,留给公司。”
她用极其轻淡的语气讲出这句让我琢磨了好久的话。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想着晓敏这句话,突然就想到了小时候课文里学到的高尔基的故事。
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他。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跟妈妈一起回家去了。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蜜蜂。
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不久,儿子收到了高尔基从远方寄来的信,信里说:
“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永远比“拿”更愉快,这是一个儿子留给父亲的念想,更何况晓敏。她原是一个下定了决心要离职的女孩,她深深明白或许未来再也不会回到这个公司里继续工作,她或许还会遇到原来的同事,也或许永远不再有交集。
她完全可以呈上一封辞职信,然后潇洒地离开。但是,她没有。
在离开的最后一段日子里,她不是忙于寻觅下一个出路,而是对自己以往所有工作进行系统地总结。
或许,晓敏是想对自己5年来的付出做一个交待;
或许,晓敏是想在离开的时候不徐不疾、不留遗憾;
也或许,晓敏她真的是想给公司留下她最后的贡献,把她觉得有用的东西,都留下来,留给后续接管这个工作的人;
……
但无论她的出发点是什么,这个即将离职的姑娘一句不经意地话语,已让我肃然起敬。
我在想,未来的某一天,晓敏被公司或是任意一个同事提及的时候,一定是充满了芬芳、让人无比怀念的模样,一如那个在院子里种满鲜花的男孩。
而我也终于明白,她为什么会是同龄人中人见人爱的的佼佼者。
因为她早已懂得,“留”与“拿”的真正意义。
那些她留下的种子,终将开出万千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