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走到现在,已有28个年头,我仔细想算了下,从我小学五年级开始在外住宿一直到现在,不在家住已有18个年头,跟我同龄的人应该大多有类似的经历--在校住宿,在外工作租房。
“我不念家”这是我母亲对我的评价。
细细想来,确实!
常年在外住宿,和家人沟通的时间和机会变得很稀薄,青春的叛逆,想让自己逃离父母的视线,做一只自由飞翔的风筝。每次和父母打电话,不会超过3分钟,接通电话无非就是跟爸妈要下个月生活费,父母叮嘱:好好学习,记得穿衣保暖之类的,然后就挂了。当时好羡慕那些父母一次性给一学期生活费的同学,不用每个月给父母打电话要钱。
高三毕业,临近大学报名,我因为母亲不给我买手机,我两天没有跟母亲说一句话,母亲说什么,我都是无言以对,最终母亲给我了1500块钱,我自己一个人高兴的去买了手机。
我,终于成了家中除了父亲以外第二个拥有手机的人。
大学开学,表哥开车和母亲一起送我到学校报到,行李放到宿舍后,他们就离开了。我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兴致非常高的在学校周围逛,而且做了以前想做但是爸妈不让做的的事情:染了一头黄毛。
那个时候觉得自己一个人,真是舒服、自在。
五湖四海汇聚在一起的大学新生,开始了各自的大学生活。我的一个室友来自浙江温州,军训期间的一天晚上,我们各自洗完澡躺在床上玩手机,他接了一个电话,整整三个小时,我们几个人一句都没有听懂,以为他跟他女朋友聊天,电话中有说有笑,我们都很好奇他跟谁打了那么久的电话,他说是跟他妈妈打电话聊天,瞬间,我们都沉默了,因为这在我们身上是从来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平常在家聊天都没有,更何况是电话。哪天晚上我是失眠了,我想我的好几个舍友也是如此。
我慢慢尝试改变。第二天,我拨通了电话,母亲问我是不是生活费不够,我说“不是,就是打个电话问候下你”,母亲楞了几秒,说她挺好的,昨天表哥开车带着她去东湖那边看了荷花,买了莲蓬,随后还嘱咐我省着点用钱,没事的话我先挂了,电话费贵。母亲有点不适应我的突然改变。
随后的日子里面,我时不时的打电话给我母亲,母子之间的沟通多了,话题也多了,但是与父亲的沟通,还是一如既往地少。
大学毕业后,我辗转去了浙江,福建,广东,现在一直在广州,每年就只在过年的时候回家,平常的时间很难有时间回家,每次回家都感觉父母老了,农村出来的孩子一般会做饭,我大学的时候假期在酒店做了四年兼职,做菜的水平还可以,回家那段时间,中午和晚上一般都是我和母亲一起做饭给家人吃,吃完饭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拉家常。这种氛围很温馨也很幸福。
返回广东,我差不多隔两天就给父母打一次电话,一次工作比较忙,差不多一个星期没有打电话回家,母亲主动打电话给我,说这几天我没有给她打电话,她心里总觉得缺什么,听到我的声音,她就放心了。当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
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家乡的腊肉、腊鱼、咸菜比较有特色,过年在家天天吃不觉的腻,也不觉的有什么。在外面了,如果长时间不吃,也会淡忘。一回,老乡从家里面带来了家乡的腊鱼、腊肉、咸菜,自己动手做了餐很丰盛的晚餐,大家吃的很尽兴。家乡的味道,突然在哪晚一下子爆发出来了,拦都拦不住,吃其他的东西,总感觉食之无味。在跟母亲电话闲聊中说了下,母亲说你想吃什么,我马上给你做,快递给你。母亲第一次快递就是给我寄了一箱家里的腊货:腊肠两串、腊鱼5斤左右、腊肉一大块、白花菜4瓶、腌韭菜2瓶、自己种的花生,给炒了两大雪碧瓶子。用了一个星期被我和几个老乡全部消灭干净,狠狠的解了馋。
这些东西,别人可能看不上,也不屑去吃,但是对我这个在外漂泊的人来说,里面涵盖的东西已经超出食物本身,这些食物都是母亲亲手制作的,为他在外打拼的儿子制作的,旁人无法体会。无需漂亮的卖相,无需精美的包装,简简单单的食物,让我吃到了家乡味道,家的温暖。
不论我走到哪,要去何处,我总带着一份牵挂,那就是我的家乡,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