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你还记得吗

作者:马宝莲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早上车子经过以前上学常走的路,隐约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只记得他是我小学的老师,教数学还是语文已经想不起来了,头脑里浮现了某天下课间我拿着北京方便面路过他身边的场景。

他坐在一楼教室门口,总喜欢披着大衣对我笑着说“马媛过来过来下。”高中以前我的园还是女字旁的媛,上高中就换成身份证上的园园。

我习惯性收起我爱吃的北京方便面,走到他面前说了一句“啊?”他就笑笑敲了敲我的脑门说“少吃点零食”。

学前班的时候,我上学总要家里人陪我一起上课,导致我奶奶、二妈、堂哥堂姐和姑姑都是我上学陪在身边的“书童”。

班主任喜欢竖着高马尾,每天穿着好看的衣服,走路总会传来“嘎吱嘎吱”高跟鞋声音,那时候小伙伴都说她很凶,要是你课文没背着就会跳起来打手板,很奇怪的是她对我很温柔,为了让我可以做个独立的小孩子,就把班长的位子给了我,这一招对当时的我很有用,以后我就没有带“书童”小分队上学了。不过作为班长,我的“书童”小分队为了让同学们能信服我,就会买很多吃的给他们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学校里免去了我会受到同学们的欺负,但是回家路上,同村一起上学的那几个男孩子总喜欢欺负我,那时候跟奶奶一起生活每天封锁在家里不爱说话,村里有个奶奶看到我总会叫我哑巴。

有次放学,同村那几个男孩子总用弹蹦打我腿,一来二去那天一回家就跟妈妈说“妈妈,那几家的谁谁谁总欺负我”。我妈当时就说“以后发生了什么事要及时说,走带你去找他们家家长”。被我妈妈拉着去他们家,家长们第一句话就是“孩子都是开玩笑的”,我只记得当时妈妈很生气,最后以和解告终。妈妈一直强调“女孩子也要学会适当反击,不要闷着被人家欺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还记得小学六年级帮同年级的姐姐去送情书,结果那个男孩子叫我不要送还把我的书全丢在地上,当时心里很气愤,就和他吵起来,但是后来那个姐姐小学一毕业就很快结婚了,现在孩子也应该上幼儿园了。结婚前表达祝福后就失去了联系,到现在也就几年前路上见过但是没有认出我来,依旧都走向了不同的生活。

后来的我也就是现在,我还记得很多却也模糊了很多,像三毛在《雨季不再来》中写道小学时与哑巴朋友的故事,种种不同认知中错过了道一声再见的机会,有时候大人们看到的东西多了,反而就会失去最初的简单。我们最后都在时间的圈子里失去了些什么,偶尔想起也只剩过往云烟。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毛小学那段时间很惊恐老师与学校,她说每天面对老师的丝袜和口红,总使她对于成长这件事充满了巨大的渴望和悲伤,十一岁的她在那么童稚无力的年纪里,就只能处在惊恐状态下老师的装扮中,十一岁的她渴望二十岁,二十的我们怀恋十一岁。

长大,在那种对于囚禁苦役的童年里代表了以后不必再受打而且永远告别书本和学校的一种安全,长大是一种光芒,一种极大幸福和解脱,长大是一切的答案,长大是所有的诠释......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村上春树的“冬日愉悦事物清单”:

1.夏天喝啤酒,冬天喝威士忌。

2.天气转凉了,妈妈早早给你准备的柔软棉被。

3.冬夜里,一只大猫静悄悄懒洋洋钻进自己的被窝。

4.想看到渐次泛白的黎明时分的天宇,想喝热气蒸腾的牛奶,想闻树木的清香,想翻晨报的版面。

5.目睹地铁小卖店里性格开朗而干劲十足的售货阿婆。

6.得以结交正适合穿高领毛衣的女友。

7.电话响了,拿起听筒发现是刚才想念的人。

8.买回刚刚出炉的香喷喷的面包,站在厨房里一边用刀切片一边抓食面包的一角。

9.冬天会使形形色色的事物现出本来面目。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