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清单】白说(十二)

01

教育不是让人性变“好”,而是约束人性中的“不好”。

我们所说的“变好”,不过是越来越自觉地控制人性的弱点。

02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延续“非黑即白”的传统。

就这点而言,我们依然是老人类,思维是简单粗暴的“二元对立逻辑”。

03

人性极其复杂,每个人心中都并存着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取决于周围的环境、制度和人,激活了你的哪一面。

比如《可可西里的美丽传说》。

04

“好人”就在身边,关键是我们怎样利用好的教育、法律、制度、环境等,

把人们心中原本就存在的善意激发出来。

同理,“坏人”也在身边。

05

为什么摔倒的人要讹诈救他的人?

更多是因为他心疼孩子,不能让孩子给自己掏扛不住的医药费,这时候人性之恶就被激发。

如果中国的老人都有医疗、养老保险,相信这样的事件会少很多。

06

贫贱夫妻百事衰。

这也是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人性之恶被激发出来的体现。

07

只有当帮助别人成为自己的需求,并且是实实在在的需求时,

公益、慈善、爱才真正具备了推动的基础,而不是作秀。

这才是助人为乐的真谛。

08

允许自己犯错,然后努力改正,争取不在同一个地儿跌倒。这是个人的容错能力。

社会也需要这样的能力——一个不敢出任何差错的环境,是发挥不了多少优势的。

09

劝捐、逼捐这样的事情,表面看很有效,实际会摧毁公益、慈善、爱的基础。

公益与慈善永远是自愿的,这才是爱的出发点。

10

我们必须追求这样的逻辑:出发好,结果好,过程也要好。

管它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不可取。

感恩老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