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练笔之278

         1.  校园时光的小美好

                             曹沅沅

      在这看似平淡的校园生活里,总有一些细碎的美好,如闪烁的繁星,点缀着我的青春天空。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过教室的窗户,洒在课桌上时,校园便开始苏醒。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彼此间简单的问候,带着清晨的朝气,如微风般轻柔。早读课上,朗朗的读书声在校园里回荡,那声音里,有对知识的渴望,也有青春的活力。

      课间十分钟,是一天中最欢快的时刻。走廊上,同学们三两成群,有的在分享着昨天看过的有趣故事,有的在嬉笑打闹,笑声清脆而响亮。我喜欢在课间站在走廊上,望着校园里的绿树,让微风拂过脸庞,感受片刻的轻松。偶尔,还能看到一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他们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充满着对校园生活的好奇与憧憬。

      课堂上,老师们的讲解声时而激昂,时而舒缓。当遇到难题时,同学们紧皱眉头,全神贯注地思考;而当老师揭晓答案的那一刻,教室里总会响起一片恍然大悟的声音。记得有一次上物理课,我们小组一起合作完成实验,大家分工明确,小心翼翼地操作着仪器。当实验成功的那一刻,我们相视而笑,那种成就感,至今难忘。

      记得小学校园的一个角落,那片小小的花坛。午后的时光,我喜欢独自坐在花坛边,翻开一本书,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周围的花香混合着青草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在这里,我可以暂时忘却学习的压力,尽情享受这片刻的宁静。

      校园生活,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正是这些平凡的瞬间,构成了我青春里最珍贵的回忆。它们如同温暖的火种,在我心中燃烧,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我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小美好将一直陪伴着我,成为我成长的动力。

曹沅沅

          2.  邂逅樱花     

                      张书尧

      不必说北海道大片大片的樱花林,也不必说武汉大学一排排的樱花树,单是航校地铁口那一大片樱花,就足够我们去欣赏去品味了。

      犹记得小学时我同妈妈来过这里,同样的时间、地点,樱花一如既往地绽放。那时的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孩子,看着如雪花般飘下的樱花,心里只有一个淡淡的念头——樱花好多好美啊。如今,故地重游,那一朵朵、一簇簇的樱花争先恐后地绽放开来,彷佛树上漂浮着大块大块粉白的丝绸,那么引人注目。远远望去,根本分不清哪是一朵花,哪是一簇花。

      我忍不住轻轻抚摸它,柔软如江南的丝绸一般。花瓣的边缘呈微波状,像是在一片粉白的海洋上泛起的朵朵波浪,这是真正的花的海洋。在同一棵树上,乃至同一根枝条上都能看到不同姿态的樱花,有的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粉色的花瓣好似少女娇羞的脸颊;有的刚刚绽放,像是一双微拢的手小心翼翼地捧着若隐若现的花蕊;有的傲立枝头,粉白色花瓣迎风招展,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浪漫的气息。

      樱花,带着它独有的浪漫来到世上,短暂的时光也要活得精彩,这或许就是樱花的魅力。在樱花的花期里,每一朵花都认真而热烈的开放。无论花苞大小,不管花期短暂,它们都尽情开放。我们的青春也应像樱花般精彩绽放,不是像牡丹一样追名逐利,也不是像昙花一样悄无声息的在世间走一遭,而要像樱花一样有个性。

      心之所向,驭光而往,方不负青春好时光!

张书尧

           3.  仓鼠小传

                      王泽涵

      伴随着清晨的第N缕阳光洒下,我便朦胧地爬起,将窗帘一拉,继续沉醉于梦幻的世界。可还不等我再睡上几分钟,耳内便传进了“嘎吱嘎吱“的声音。倘若是我的爸爸来叫我起床,我兴许会因昨天写了很多作业而让他别来打扰我。但当我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便一下坐了起来,随后朝着一个笼子的方向望去,只见一只肥仓鼠正在磨它的牙,一边咬铁笼子一边还哼唧着。我此时也没了被打扰睡觉的不悦心情,将其拿了出来,在手里捏了两下又丢了回去以示警告。不一会,这坏东西竟又不长记性啃起了笼子来,算了,这觉是睡不成了!

       这仓鼠原本是个昼伏夜出的动物,但自从来了我家以后便失去了这个习性,因为我手欠。每天都要把它们从笼子里拿出来玩几十次,久而久之,它们在白天便睡不着觉了,晚上与我一起呼呼大睡。我爬起来后,又看了笼子一眼,除了那只胖仓鼠,还有一只毛挺长的仓鼠在笼子里,它还没醒,我就打开笼子,轻轻在它脑壳上弹了一下,它便睁开了眼,随后做了一个“鼠式懒腰”,随后张开嘴巴,滋出两颗大门牙,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就飞身爬上笼子的上面一层,到沐浴砂里打滚去了。我也看够了,出了房门直奔厨房,先摘了几片青菜叶丢给仓鼠,才去享用自己的早餐。

       眨眼到了中午,仓鼠此时已经坚持不住要睡午觉了,我就又要手欠了,看着在窝里缩成一个球的胖仓鼠,忍不住想碰碰它,于是我便于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它整个用手抄了起来,看它没醒,我心想:“这家伙睡得还挺香。“随后不由像捏玩偶一样捏了它一下,它这才慢慢睁开了它那黑豆样的小眼睛,无辜的看着我,不到10秒就开始挣扎了,我只好将其丢回笼子。它在木屑里挖了个坑,又舒服地缩成一个球躺下了。

       晚上了,我作业写完了,我也真正有时间好好看看它们。我就趁着这休闲的时间将它们的样子拍了个视频发到朋友圈。只见它们正在跑跑轮,平日里长那么多肉,也终于知道运动了,哈哈!随着笼子里逐渐安静下来,我也有躺在了床上,等待着新的一天,也等待着那熟悉的磨牙声将我唤醒。

王泽涵

           4.  忆“老班”陈老师

                              毛致远

      一腔热情,三尺讲台育英才;满身正气,一枝粉笔谱华章。          ——题记

      虽已升入初二,可陈新建陈老师时常浮现在我眼前。他便是我初一时的班主任,数学老师,确是极有特色的人。

      当陈老师第一次出现在我面前,“聪明绝顶”四个字便浮现在我眼前,真的,太贴切。他“聪明”,每天上课只带一本书——空书,有时连书也不带,张口便讲。方法、模型、题目似乎都深深镌刻在脑中。他最担心我们写的过程不全,于是每题都有详细解析,亲手写下。白板、黑板上密密麻麻,不同方法不同的笔,清晰,明了。他讲课时声音洪亮,也让你睡意了无。

      他用三角板指点江山。每当难题被多种方法解开,解析在黑板上写出,台下便是连声赞叹,笑容满面。他本人也面露微笑,微微昂首,两只手撑在讲台的两端,自右而左,自左而右的望着,享受着漫天声浪。待我们平静下来,便说:“注一注。”这话我不知听了多少遍,如今回想起来仍犹在眼前,历历在目。

      聪明也有代价,这代价在他身上,或许便是“绝顶”。不错,字面意思,他头发不多,发际线奇高,有几分地中海的样子。不过聪明人自有办法,他留长了两侧,从上方盖住空白,才好看些,可一但有风,那便是另一个故事。因此在人群中找到他也很方便,脑袋最亮的那个便是他。

      从前听人说,他监督我们的方法不凡。不错,作为曾经他手下最调皮的学生之一,我可以向你保证。这正是令我们害怕的一点:他无处可寻,实则无处无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是他常说:“当你想到我时,我就在你身边。”这可不是吹牛,无论是前门口,后门口,亦或是摄相头中,甚至是窗外,都有他的踪影。常有人玩得正欢,忽觉后颈微凉。一回头,正是他那张脸,眉头拧成一块儿,怒视你。你能做的只有祈祷了。他骂人也很有一套,总是以最风趣的语言批评你,使全班捧腹,他自己也面带笑容——讥嘲。常常连你自己也会想笑。可这时万万不可,你若是笑了,他就真生气了,弄不好还得得去202(办公室)喝茶”。

      老师不年轻,甚至有些老,同学们背后偷偷叫他“老班”,当然,当着他的面自然是不敢喊的。记得初一时有初三的学生周末来体育中考。等我第二天到教室。抽屉里面发现一瓶饮料,上面贴着一纸条:“陈新建就像秦始皇,虽然暴政,但教的不错。”至今印象深刻。

毛致远

               5.  发

                    毛致远

      头发很卷。

      像一团被风吹乱的黑色羊毛,刚好在头顶形成一个蓬松的鸟窝。每天早晨,无论昨晚把发型梳得多么完美,这头乱毛总会扁下去一边又翘起来一侧,因此每天对着镜子打理头发成为了每天都要干的事。

      如果单是天天打理头发倒没什么难的,可它们相当不听话。单靠梳可是不行的,头发虽短,却倔强地打着卷,不时缠在一起,直接梳不仅没有任何效果,还会拉得我头皮生疼。我只有每日用热水冲一遍,再想法子弄齐,若是这样也不行,那只能顶着它上学了。

      我羡慕别的男生的头发,根根直立,发丝硬朗又分明,即使是最强劲的风吹过,也只是微微晃动,很快又能恢复原状。他们的发型永远一丝不苟,发际线清晰利落,两侧修剪得整整齐齐,看着精神抖擞。而我的头发却固热地蜷曲着,每一根都有不凡的梦想,说是杂草丛生毫不为过,还像极了被电击过的卡通人物,也像是一只没睡醒的刺猬。富有文化色彩地说便是像年轻的托尔斯泰。

      我曾寄希望于理发师,期待他们能扭转乾坤,他们也总是信心满满地说:“相信我,保证给你剪个帅气的发型!”我当时就信了,一屁股坐在凳子上,见他把头发梳来梳去,这里剪一点,那里修一下,听见"咔嚓咔嚓"的声音,我不由得有些期望,露出微笑,满心想象着笔直的头发。

      然而,当他把围布拿下,我看向自己的最终造型时,期待的笑容不由在脸上凝固,我心说这哪是最潮流的发型啊,这明明是一片的被雷劈过的仙人掌——说不定还被劈了两下——一下肯定劈不成这样。我正准备质问他,却见他似乎对自己的“杰作”很满意,看着镜子中的我微微点头。出于礼貌,我只有欲哭无泪地付钱,然后戴上帽子匆匆离开。就是在路上,也觉得有路人在对我指指点点,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自此,我再也不去换发型,每天早晨看头发脸色,揣摩它的意愿,信手整理。

      我只能把这当作自己的独特标志,让我在茫茫人海中与众不同,也期望头发能在某一天回心转意,“好好做人”。

毛致远

           6.  菊花与她

                          宣  苒

      齐肩的短发,一副方框眼镜下敏锐而犀利的眼神,是她。独一无二的,

      第一次遇见,我们还不相识。她踩着急促的铃声踏进考场,只一声喝住考场中的同学。未免有些太严厉,与她一同放在讲桌上的菊花茶有些特别。一个黄黄的玻璃罐子,清澈的水上浮着几朵菊花。

      再到初秋,我们成了师生。开学第一天,她确是不一般的。第一句便是“你们已经预习的差不多了吧?直接从后面开讲?”我心中一惊,她又放松语气“瞧,把你们吓成什么样。明天还有一天假赶紧还能预习两课!”说着便又出了教室。她是这样的急性子。不信你瞧——开学第一课。“蹬蹬蹬”是她出场的自动音效。她依旧带着她的茶。一置,一划,一描,一连,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让人看花了眼。却不防碍她清晰的思路。在同学们一阵阵恍然大悟的“啊”中,她笑了。

      她有菊花般的清香,使人受益无穷。一个晚自习。她坐在讲台上,眼里只有题日,耳后的碎发上前打扰她却丝毫不在意,压根设理会。只是拿出纸笔,在稿纸上画出一个又一个图形——她把一道题做出了8种方法。而后,她干脆将眼镜取下,在数学的世界漫步。有时,我真的认为她是一个数学家她有敏捷的思维,敏锐的眼神。她是我见到过最好的老师。

      她有菊花般的热烈。对待教与学,她从不马虎。那是我第一次主动询问她。她比想象中热情得多。我只是问了一道,她却将这道题的千变万化展示在我面前,烙印在我脑海。见我学会打通了,她更不吝啬夸奖。直至一次数学课,她忽然指向黑板上的题,冲我笑了笑,用口型询问我,做对了吗?心中有被珍视的感觉。

      她是一个数学老师,却写得一手好字;她是一个数学老师,却同样有对文学的喜爱。她就像一朵香气四溢的,金灿灿的菊花,芬芳我的世界。

      热列而散发清香的菊黄,是我青春底版上必不可缺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宣  苒

          7.  梅雨季

                       宣  苒

      能走出梅雨季依靠的不是雨伞,是那个已经不再畏惧淋湿的自己。——题记

      簌籁的雨声冲击耳膜,刺激神经,连通心脏也跟随雨声跳动.

      眼前是新鲜出炉的却一败涂地的数学小练。

      我决心不再研究,去书柜里找本童活看。翻箱倒柜,却只发现一本《童年河》。算了,也行。我从一大堆深奥的名著中掏出这本书。刚抽出来,书里掉出一张纸。是一张,数学试卷。“......”我良久不语。展开,托平,等等,这是一张小学的试卷。分数被晕染开,已经看不真切,微微卷起且泛黄的页脚连带雨声似乎让我回到了某天的夜晚。爸爸妈妈还没回来,脑海中是白天在校时老师失望的眼神还有同学们虽是鼓励却格外刺耳的话。实在受不了了。我决心撒一个谎。将试卷折成小方块,塞进充满美好的童话中去,再也不见。爸爸妈妈到家,就说丢了,没发到。完美。我将错误藏匿在虚无美好的世界里,不愿直视。

      思绪飘回现在。同样的岔路口,又是怎样的选择?耳边的雨声更凶了些,混杂着铁锈味的梅雨季节似乎是迷官,黏腻潮湿的。可是这一次,我不想再畏惧明天。

      我尝试静下心,在哗啦啦的雨声中找自己。

      第一道,也许往下延长可以构出平行四边形呢?我拿着三角板勾句画画,一却总找不到正确的辅助线,或许.....中点夹在平行线问呢?“再连接作垂直.....”好主意!在角与角,边与边的碰撞之中,我似忽找到了正确答案。再回看天空,好像天也变晴了,花儿也笑了,小草还点点头呢。是时候摆脱梅雨季节了。

      再尝试,一而再,再而三,似乎,也不是那么地绝望了。阳光拨开云雾,终究透过一切的一切照在了我的身上。我在日记本上写下“明天,我不怕。”阖本,我知道,也许人生需要的,是意外的辅助线,是坚定,是直视,而不是沉浸在过去的伤痛中,一昧地逃避。

      我得到启发,即使再困难也不要害怕,坚持是小人物的出场方式。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在阴暗的梅雨季落幕的那天,让你感受,努力的意义。

宣苒

           8.  我有⼀颗进取的⼼

                             张子皓

      初⼆这⼀⼗分重要的年级已在指针嘀嘀嗒嗒中⾛来,⾯对着学科中喜添的新丁﹣﹣物理,我感觉它能成为我的成绩增光添彩。

     ⼀开始的确是这样,从简单的声⾳到简单的光,⼀切都是那样美好,每次的作业交上去总能收获⼀个⼤⼤的勾和⼀个"A+",每次的午练也不像其他科⽬那样令⼈窒息,反⽽带着那样的轻松,所以每个周四的中午都是阳光明媚,⽉考也是如此,全班第三的好成绩,我如同喜获丰收的农⺠那样⾼兴…

      ⼀切都是如此地顺利吗?不对,好像是那⼀天之后……对!就是那节"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那⼀课之后,物理学终于对我亮出了锋利的獠⽛。那天晚上的作业在我费了九⽜⼆⻁之⼒后,第⼆天改出来对了⼀道题,没错,没有夸张的修辞,⼀⻚四道题⽬我只对了⼀题,我以前并不相信成绩能短时间内"⼀落千丈"的事,但它却真真切切发⽣在了我身上,每当我看着满是红叉的作业和试卷时,内⼼都⼗分地难过。我仿佛在做梦⼀般地上物理课,每次做到物理作业我都⼿脚冰凉,脖⼦上挂的⽔珠也分不清是汗珠还是泪珠,可能两者都有,内⼼也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可是,⽼天也并没有发慈悲让我突然悟透道题的解法,我甚⾄想过放弃物理这⻔学科。"急成热锅上的蚂蚁也是没⽤的,⼀定要冷静对待它!"内⼼的⼀个声⾳响起,"你是谁?"我问"它",我是你的

      ⼀颗进取⼼呀!"

      是啊!⼈⽣起起落落都很正常胜败乃兵家常事",我的成绩下降也很平常,没有必要因⼀点⼩挫折⽽坠⼊⾕底,最后只能在内耗中丧失⾃⼰原有的节奏,与其⾃我否定,还不如以⼀颗进取⼼寻找突破⼝,找回原来的那个⾃我。

      从那时起,我便下定了决⼼要攻克这个难关,原来,只要调整好⾃⼰的学习状态,认真分析错题的原因,课堂上跟⽼师节奏,课后再多劳烦⼀下⽼师,物理也不是不可战胜的!

      虽然经历了这次波折后我的物理成绩元⽓⼤伤,再不复"往年荣光",但你要问我怕不怕下午的物理考试,我的回答是:不怕!我可是怀着⼀颗稳中求进的进取⼼!

张子皓

           9.  茧中歌

                    李开琂

     当蚕茧裂开了第一条缝时,光渗了进去。

     曾经养过几次蚕,不过后来都未成蛹便死了,没有一次像现在养的这般长久,于蚕这种生物,我原先是怕的,我惧怕一切形似毛毛虫的事物,不过后来转为了怜悯,它的一生何其短暂,不仅稍纵即逝,还要作茧自缚。

      这一次是外公外婆帮忙养的,它们吃饱喝足活得很健康。我如愿见到那神秘的茧,和生命的奇迹。

      是晨光熹微的时刻,那只茧不停地抖动着,发出蚕蛹蜕变的声响。先是窸窣如揉搓宣纸,继而清脆如冰裂,裂缝从顶端蜿蜒而下,细密的缝隙里渗出琥珀色的粘液,凝结滴落,如流星的尾迹。它顶开了裂缝,那只未成型的触角,像柄淬火的银簪,他用颚部啃缺口,每啃一次,身躯便痉挛般弓起,尚未硬化的翅膀在茧内拍打出混沌的节奏。渐渐地,缺口已扩至铜钱大小,蚕蛾却突然停止。我凑近窥见它尾腹鼓动,正将体内最后的浆液泵向翅膀。

       一下,两下,它以头为夯,挣出了半幅翅膀,那对翅膀还褶皱着,黏着丝缕,在晨风里艰难舒展。它猛地挣出茧壳,满室游丝在朝阳里骤然明亮,齐齐振响。它获得了新生。

      茧空了,我好仔细端详。那颗茧壳内壁刻满螺旋纹,这是蚕蛹在黑暗中转身上千次的证据。我把茧壳浸入水里,看那些纹路在粼粼波光间荡漾,忽然明白,所有作茧自缚的岁月,都是为了让光找到折射的棱角。

      那只蚕蛾已经不知所踪,但我感谢它能让我见证生命的蜕变。在那之前日日夜夜的苦痛,都酿成了酒,飘出浓厚的香醇。从中依稀可见向死而生的光芒。

      每一只蚕蛾都携着一个宇宙,那里有永不终结的破茧轮回,有生生不息的银丝成河。你听,它在高歌生命的伟大。

李开琂

       10.  清明忆往昔,家风润心田

                      秦  晨

      清明的雨,像是一首古老的诗,轻轻吟唱着对先人的思念。清明前后,寒意未消,但这凄寒之中,偏又藏着最明媚、炽烈的生机,春日正浓,李白桃红,莺歌燕语,处处清新明朗,欣欣向荣。

      老家的清明节,有着独特的习俗。上坟祭祖是必不可少的。按照老家的风俗,上坟要在清明节前十天到后十天之间,这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好祭品,前往墓地,除去杂草,在坟前摆上红烧鱼、红烧肉、豆腐等祭品,燃香烛、烧纸、燃放鞭炮祭拜祖先。

      爷爷依旧像往年一样,早早地准备好了祭品。他告诉我,这些祭品不仅仅是对先祖的敬意,更是对家族传统的传承。在墓前,爷爷点燃了香烛,轻声念叨着对先祖的思念,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连接,仿佛先祖们就在我们身边,聆听着我们的诉说。

       对于我和弟弟来说,清明扫墓是一件无上快乐的事情。我们可以从城里回到乡下,和小伙伴相聚,像极了“借墓游春”。我们一群孩子,跟着长辈去上坟,一路上采桃花,偷新蚕豆,祭扫完吃窨糕和青团,或拔蚕豆梗来作笛子,玩得不亦乐乎。

       今年祭祖完,爷爷带我们在余西古镇逛了逛,这是爷爷小时候最美好的回忆。体会这座千年古镇的悠久历史。镇内城河相拥,街巷纵横,粉墙黛瓦,宅院参差,店铺林立,古迹众多,人文底蕴深厚,有“通东第一镇”之称。古镇依然保存着原始的生活方式,窄窄的街道承载着余西千年厚重的人文积淀,悠闲的人民演绎着苏东传统的农耕生活,尘封的古镇成为历史的“活化石”。

      爷爷特意带我们来到“孝子坊”前,和我们讲述着曹溥孝顺母亲的故事。孝子坊原为一座甚具规模的跨街石牌坊,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曹溥三岁丧父,母亲重病卧床七载,他七年如一日,精心服侍母亲,冬日把母亲便盆放在胸前捂暖,怕母着凉,为治母病,他又不惜变卖家当。后亲戚朋友皆劝其放弃母病治疗,他从未应允。乃至母临终前再三嘱咐其丧事从简,芦席裹尸罢了,他坚决不从并厚葬母亲。他孝母之事感动了清廷,乾隆皇帝御赐圣旨建造笃孝堂,竖大牌坊,以表彰曹溥的孝行。爷爷说,你们以后也要孝顺父母。我和弟弟连连点头。

       踏青不仅仅是欣赏自然风光,更是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方式。我们沿着小路前行,脚下是松软的泥土,头顶是湛蓝的天空。我看到爷爷俯下身子,轻轻抚摸着路边的野花,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路上,我们还遇到了几位同村的老人。他们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道着家长里短。

      清明忆往昔,家风润心田。这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承诺。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传统中汲取力量,在家风中找到方向,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一代又一代的血脉中流淌不息。

秦  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像琦君笔下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 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是你最爱的玩...
    刷圈圈阅读 2,110评论 0 7
  • 1.为了那一次承诺 赵伊纯 她说,如果我们考得好,便送我们昙花。 这是我们的承诺,给彼此...
    听语堂阅读 1,877评论 0 6
  • 1.球王之争 沈承熙 回到老家,我与爸爸开始了乒乓球王之争。 开始6局,我...
    听语堂阅读 1,414评论 0 6
  • 吃西瓜 曾荣轩 今天中午,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大大的西瓜,妈妈说:“这个是无籽西瓜,里面是没有籽的。”...
    小肥皂sy阅读 430评论 0 0
  • 十五 抑郁症状总是在雨天加重,我沉沉地睡到下午,平时总是银耳把我叫醒的,每到清晨六点半的样子,就准时在我的床头柜上...
    请叫我小太宰治阅读 261评论 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