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格局

拖延症的顽固,我想某种程度上来自于我们欠缺的时间格局。

百度百科解释的格局:格是对认知范围内事物认知的程度,局是指认知范围内所做事情以及事情的结果,合起来称之为格局。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知范围不一样,所以说不同的人,格局不一样。

时间格局,也就是对时间的认知程度,以及在这种认知程度上对时间的利用程度。

在我自己的经验中,要避免拖延,时间格局非常重要,有了一定程度的时间格局,不必担心自己还会拖延,反而是时间和目标时刻在追着你跑,多数时候甚至还要提醒自己放松一下。

目前我就是处于这个状态。而尽管如此,我的时间格局只能达到十分的一分吧。

我如何分配这十分认知呢,有一年的时间格局是为一分,有三五年是为两分,有十年是为三分,有三十年或五十年即可是为五分了,毕竟人生何其短又何其漫长。

而真诚的自问,拖延症患者的时间格局有一天吗?

答案是没有。

不要反驳,用理智分析一下,若是你有一天的对时间的认知,这一天的任务你便不会拖延,也不敢拖延。

要想克服拖延,首先得正视自己的时间格局,若是你真的能够有一天的时间格局,一周的甚至一个月的就会很容易形成,当然这也需要给自己一些时间。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一天的时间格局,要意识到这一天的时间格局的重要程度和难度,看一句格言就行----今日事今日毕。

而时间格局治拖延症似乎只是它功能的一个副产品。

时间格局真正的功能,我想是在于自律和快速成长。

当你有一天的时间格局,你就自然而然会给自己每天列清单,然后以最饱满的精力,一项一项,从清晨到傍晚,全部完成。

如此,你还会拖延吗?有一天时间格局的人不知道拖延为何物,在他们的世界观里就没有拖延这个词,甚至会想什么样的傻子才会如此浪费生命…

当你有一天时间格局,开始习惯每日列计划的时候,你就会慢慢发现列一周的计划或者一个月然后一年会更有利于你有效使用时间。

更重要的是,有时间格局才不至于你计划夭折,举个简单的例子,计划谁不会做,还记得青年时每次寒暑假前的计划吗?

相信每个人都记忆犹新又无可奈何,因为大多人就没有完成过一个。

这本质上是由于我们当时还有没那一两个月的时间格局,做计划的时候就想到什么是什么,根本没想也想不到自己在某一段时间内可能完成什么。

如此做出来的计划,没有按格局将其合理分配,因为没有格局所以无从分配,导致拖延,假期一天天过去,反正还早明天在做吧。

然后可怕的一拖就是一两个月。

计划失败。

现在我们设想一下,若是还能有两个月的假期,我该如何好好利用。

首先列出自己想提升的想完成的任务,其次按时间数,量化任务并分配到每月每周甚至每天,若是想要有弹性的完成,可以将任务分成硬性和弹性,那种一歇菜就容易死掉的计划最好一鼓作气每天必完成,而有些大型任务可以分配到每周必须完成多少,然后几天中和一下。

如此才能更好的掌控时间和计划进度,因为大家都知道,时间这种东西,一不注意就溜了,所以你必须强迫自己在固定的时间节点对其有意识并加以干预以确保计划按时完成。

不知道我这样表达够不够明白。

说得简单点,时间格局,应是处处有格、时时有格,才会有局。

说得形象点,时间格局,就像时钟,一格一格,组成一局。

你有看过二十三小时可以为一格,剩余一小时为23格的时钟吗。

我想没有比时钟更能说明什么是时间格局的了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