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三伏天
真正炎热的夏天来临了,7月12日这一天,正式进入了传说中的三伏天。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推算三伏的具体日期来源于古代的干支法,以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来源百度百科)。
二、什么是三伏灸
古人根据三伏天发明了三伏灸,又名天灸,而现代人所说的三伏贴就是由古人创造的三伏灸传承而来,三伏灸的机理为三伏天是全年天气中最热,气温最高,阳邪最盛行的时候,此时人体的皮肤腠理疏松,气血经络通畅,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
三、三伏贴的适应症
三伏贴对治疗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有疗效;对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的人也适用;对患有慢性肠胃疾病及小儿厌食等症状也适用;患有不同痹症而时常疼痛的人也适用。
四、三伏贴所需的药物
三伏贴的配方并不是任何一种症状都用相同的药物,会根据适应症在做配伍:
用于经常感冒和咳嗽的药物为麻黄、白芥子、吴茱萸等;
用于哮喘、慢性支气管管炎的三伏贴药物为白芥子、肉桂、小茴香等;
用于补益气血的三伏贴药物为五味子、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等……
五、三伏贴常取的穴位
三伏贴其实就是在三伏天时把药物贴在穴位上渗透入机体的原理。而贴三伏贴常选的穴位为:
哮喘常取的穴位:大椎、肺俞、膏盲、定喘、天突等;
用于补益气血健脾的穴位为: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关元、肾俞、脾俞等;
感冒咳嗽的常用穴位为:双侧风门、肺俞、大椎等。
六、三伏贴的用法
三伏贴的具体做法为选用对症的中药研磨后按比例配伍,加以生姜汁和蜂蜜均匀调和,在每个三伏时期以穴位贴敷的方式贴于穴位处,成人在4-6小时左右后取下,儿童在2小时候取下。
三伏贴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治疗方法,3-5年为一疗程,当患有慢性疾病时,即便已贴三伏贴,也不可中断原来在服用的药物。
七、三伏贴与三九贴
三伏贴是在夏天贴时减少冬天的发病机率,很多人在夏天贴过三伏贴,对于一些容易感冒有慢性的呼吸系统的人在冬天时他会告诉你今年冬天我的病症状减轻了,都没有按惯例在冬天时来求治了。而三九贴就是在冬季的三九天进行穴位贴敷,在冬天时预防夏天的疾病。这就是“夏病冬治”、“冬病夏治”的由来。
八、三伏贴不是神药
男:我从外地打工回来,看到我10岁的孩子在家那么瘦,又吃不了多少饭?好心疼,有没有能让我孩子多吃饭不那么瘦的方法?比如说三伏贴?
女(认真询问孩子后):那是他零食吃多了,少吃点零食,回去给你孩子多做些他喜欢吃的菜吧,三伏贴就不用了……
九、预防疾病哪里能贴三伏贴?
预防疾病哪里能贴三伏贴?我又不是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