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懂了很多,行动却没有;书看了不少,水平却还在原地打转。知行不一,这一直困扰着我。是懒惰?时间不够?没有锻炼的舞台?都没到根子上。原因是什么?《一分钟经理人》作者肯.布兰佳用《知道做到》一书告诉了我。
知道做不到有3个原因。
1.信息超载。每天接触的信息太多?倒不是这个问题,而是自己大脑想吸收的新鲜信息太多。人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造成了一本书看了马上看另一本,网上看到的这本也不错,抓紧看。结果,新鲜信息一带而过,不深入,不能和自己的知识体系连接上,没用!好奇之外,还有自我成就感作祟,你看你看,我看了多少书,懂了多少知识!
2.消极过滤。人的本能是寻求安全感,当他人提出建议意见,人会本能保护自己,首先思考的是我对的地方,把和自己不合、自己不理解的过滤掉,寻找对方不合理的地方,反驳他。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内心消极抵触,宁愿待在舒适区,因为安全嘛。
3.缺少跟进。我在干活,如果上级时常来问进度问情况问问题,我会很不耐烦,干事没劲。那么,我对下属就是充分授权,让他们大胆去干。对吗?如果下属是一个有着远大目标有着自我追求而且能力出众,这是对的方法,但绝大部分员工并不是,包括自己在内。没了跟进,懒惰、拖延、借口等都来了。
知道了原因,如何解决?解决也有3,分别针对3个原因。
1.精要主义。集中精力至最重要的事上。少即是多,不要贪多,如果看书,把一本书看透看深,把它逢结到自己不断生长的知识体系中,完全吸收这个知识。精要主义,是改变自己的认知。
2.绿灯思维。吴军在某封《硅谷来信》中也提到,有人批评你甚至骂你,必有原因,自己得先思考对方这样待你的原因,这样能帮助自己成长。绿灯思维就是首先认为对方是对的,寻找对的理由。绿灯亮起,思考对方理由之后,再亮黄灯,等等,对方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绿灯思维,是改变自己的态度。
3.持续跟进。具体做法是:指导——支持——问责,并重复步骤。有足够的指导,告诉自己怎么做,然后在做的过程中给出支持,不断去反馈帮助,最后问责,做得好的激励表扬,做得不好的要反馈改进。不难。难的是坚持,即便简单的事,也得坚持。持续跟进,是改变自己的行动。
坚持和重复,脱离舒适区,才能不断成长。